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中美債務博弈 誰輸?誰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0 00:09:51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已趨於飽和。
 
  美國國會對借債額有限制。今年5月16日,美國政府的借債已經達到了14.3萬億的上限。從那時起,國庫只能依賴調整會計方法和高出預期的稅捐收入來作為資金保證。但是,財政部稱這些辦法也只能維持到今年8月2號。

  美國政府極力避免在債務上違約的原因之一就是,這樣一來很可能會使美國國債穩定購買者的中國與其疏遠。而與此同時,中國對美國的投資也趨於飽和,但是仍在繼續購買、持有和抱怨。

  里昂證券(CLSA)中國策略師安迪.羅斯曼(Andy Rothman)形容中美之間這樣的關係時稱,這是終極的“輸不起的”全球關係。

  羅斯曼指出,如果中國暗示要拋售其持有的美國國債,那麼其它國家也會跟進,這將直接拉低中國持有債券的價值,對中國來說無疑是“財政自殺”。

  有專家稱,如果過分執著於國內的經濟利益,中國有可能會走上這一步。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出口經濟國,其政策主要集中在獎勵國內儲蓄和維持人民幣的低幣值。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巨大的貿易和經常帳戶的盈餘。中國已經累積了超過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一數額要遠遠高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這些儲備大多數為美元,並且通過對美國國債和其它債券,諸如股票等方式的投資重新回到美國。也有一部份外匯儲備投資到歐洲和日本的債券上,而這些債券市場並不足夠大或者活躍來吸引中國巨大的外匯持有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