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外媒稱中國尖端偵察衛星讓西方炸了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1 08:18:07  


 
  ■“東風-21D”:全球獨一無二

  美國海軍軍事學院教授安德魯.埃里克森表示,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將軍敢於公開承認反艦彈道導彈項目的存在,已經表明中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已不再是遙不可及。北京可能已經成功發展、測試並部署了世界上第一款能夠利用陸基移動發射裝置遠程瞄准行進中航母戰鬥群的武器系統。解放軍二炮部隊已具備在衝突事件中使用東風-21D導彈應對美國航母戰鬥群的能力,因此,可以預計中國的威懾力已有所提高。自上世紀中期以來,美國海軍一直基於“艦載航空部隊是航母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的理念打造航母戰鬥群。反艦彈道導彈有可能會繞過航空部隊,給航母以致命一擊。

  一名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指出,中國仍然需將反艦彈道導彈C4ISR系統成功結合在一起,以便操作其反艦彈道導彈:“我們看到中國面對的主要障礙是如何將該導彈系統與C4ISR相結合。對於中國來說,成功整合兩者從而獲得有效作戰系統的道路依然很漫長。”因為反艦彈道導彈要具備作戰能力,一個關鍵問題是彈頭的速度。導彈彈頭高速(每秒2.2到5公里)再入大氣層將會產生等離子屏蔽,這使得雷達和紅外線自動導引變得非常困難。如何解決“打得准”的問題,是最為關鍵的而且難度最大的。雖然是一個無疑會不斷遇到挑戰及改進的領域,但東風-21D的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情報、監視及偵察(C4ISR)基礎設施,必須足以支持對航母戰鬥群(CSG)的追蹤定位能力。過去的幾年裡,中國接二連三發射先進衛星的舉動表明,北京正全力構建天基架構,以便具備這種初期能力。在大多數中國觀察者都沒有注意到(更別提普通大眾了)的一系列行動中,中國已將“遙感”系列衛星送入軌道,它們是一系列配備先進光電及合成孔徑雷達的遙感衛星。

  近來,中國頻繁發射衛星的舉動(自2009年9月以來已發射了七顆),體現了這項工作的高度優先性。其中,2010年3月5日發射的遙感-9A、遙感-9B、遙感-9C,尤其能令人聯想到它們可能會為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服務。這些衛星在相似的軌道上,按照一定的隊形飛行,看起來就像是一種海軍的海洋監視系統(NOSS)。美國國防部2010年度中國軍力報告稱:“中國海軍正致力於利用天波和地波超視距雷達,來改善其超視距瞄准能力。超視距雷達可與成像衛星結合在一起,幫助定位遠離中國海岸的目標,並支持遠程精確打擊,包括反艦彈道導彈的攻擊。從長遠來看,中國C41SR系統(包括天基和超視距探測器)的改進,將使中國能夠識別、追蹤,並瞄准深入西太平洋的軍事行動。”

  與C41SR系統發展有關的另一個可能性暗示是2010年5月20日的一條新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四部副總指揮王根彬指出,東風-21D能夠擊中“緩慢移動的目標”,其圓概率誤差為幾十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