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土地審批——中國貪官的“致富捷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0 17:07:15  


 
  鄭恩寵認為,從鄧小平南巡之後,也就是1992年開始,中國的土地腐敗問題隨著經濟發展而日益嚴重。而中國媒體報道中,杭州市副市長許邁永的犯罪時間正是從1995年開始,這也許並不僅僅是一個時間上的巧合。而從1995年開始以權謀私,到2009年案發,許邁永貪污受賄的時間前後長達14年。在這一過程中,他不但能夠一再得手,而且還一路高升,從蕭山市委常委到杭州西湖區委副書記、書記,最後成為杭州市副市長。這麼長的時間,這麼大的金額,許邁永為何能“瞞天過海”?清華大學反腐敗問題專家任建明認為,這與其犯罪手法隱蔽有關,“比如說他利用招商引資的政策,外資、港商可以有優惠,他知道這些信息,通過一定的運作,給本地的企業指出一條路徑,讓他們變成港商,利用這個政策可以謀取很大的優惠,那麼他可以分到很大的利益,很難簡單的發現其中的腐敗問題。”任建明表示,要解決土地腐敗問題,必須讓圍繞土地征用,與房地產項目有關的主要環節比較公開的運行,目前來看,整個過程還缺乏應有的透明,權力被少數官員所壟斷,導致“腐敗風險”非常高。

  但維權律師鄭恩寵則認為,有關官員利用土地審批權貪污受賄並不是隱蔽的現象,而是系統性的問題,“許邁永這些人的腐敗不能個人腐敗,如果他個人腐敗的話,下面官員會揭露他。所以他會給你安撫,貪污的錢大家有份,當然他可以拿幾千萬、上億,而下面的人則是一百萬的房屋,給你二十萬買。制度不改進,再換一批新的幹部仍然如此。”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