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外媒聲稱美國替中國打下伊拉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2 17:16:30  


伊拉克石油部長侯賽因·沙赫里斯塔尼、中國駐伊拉克大使常毅等出席了開工典禮。在這個伊拉克戰後第一個對外石油合作項目中,中方投資額約30億美元(約205億人民幣),合同期限23年,並可能依據實際情況延長。
 
  中國與伊拉克方面簽署了長達23年的長期合同,將投資30億美元。中石油還簽署了與英國石油公司(BP)聯合開採伊拉克最大的魯邁拉(Rumaila)油田的合同。

  而對於中國來說,伊拉克也是一個不錯的合作夥伴。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中國能源小組副主任範得維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

  “伊拉克是世界上最後幾個石油蘊藏豐富的地區之一。中國石油需求有一半依靠進口,因此總是希望簽署類似的協議,在海外生產石油,提高能源安全。” 

  他說:“伊拉克連年戰亂,這些油田維護不善,產量都有下降,潛力未能開發。中國、特別是中石油在陸地油田鑽探方面技術成熟,也有資金可以投資。這是中國海外投資戰略的一部分。” 

  不過,據報道,油田開發利潤與巨額投資相比其實微不足道。根據協議,哈爾法亞油田開發的服務費回報每桶只有1.4美元,而中石油聯合體之前獲得的魯邁拉油田開發利潤每桶也不過2美元。很多國際公司因利潤過低而放棄投標。

  美國之音在評價時就說:“中石油為了進軍伊拉克油田不計代價。”

  美國走了,中國來了? 

  伊拉克想要熱烈地擁抱中國夥伴,外媒紛紛注意到這一變化。

  俄羅斯之聲專門就伊拉克面臨“美國離去,中國前來”撰稿,而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2日則直接在標題里來了一句“牢騷”——美國替中國打下伊拉克? 

  報道援引《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說,中國沒有參加美國領導的入侵伊拉克行動,也沒有參與此後在伊拉克進行的血腥軍事爭鬥,但在伊拉克向外國投資打開大門的時候,中國卻來趁機賺錢了。

  報道稱,過去兩年在伊拉克石油部簽下的11筆油田開發合同中,中國公司參與了其中的3筆,而只有2家美國公司拿到了這些合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