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IMF準副總裁朱民:典型的學者型銀行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3 10:17:39  


朱民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7月1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宣佈提名現任總裁特別顧問朱民為IMF副總裁人選,根據任命流程,若IMF執行董事會在收到提名通知兩個星期內無異議,朱民將從7月26日開始履新,成為IMF增設的第四個副總裁,而他也將成為IMF歷史上首位中國籍副總裁。

  一名典型的學者型銀行家

  作為恢復高考後的首批大學生,朱民1978年開始在復旦大學的學,4年之後朱民選擇留校在經濟係任教,並在此期間兼任上海市體改委和上海市政府經濟研究中心特別顧問。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在那段時間,朱民還短期擔任過汪道涵(曾任上海市長和市委書記、海協會會長)的秘書。

  京華時報報道,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宗良對記者談到,或許就是因為朱民做過一小段時間的老師,所以表達能力很強而且又充滿激情。

  1985年,朱民赴美留學,先後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公共行政管理碩士學位、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經濟學碩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在世界銀行工作一段時間後,朱民于1995年回國,進入中國銀行工作。良好的教育背景,使朱民被公認為一位典型的學者型銀行家。

  在1999年和2003年,朱民分別主導了中銀香港的重組上市和對中行的不良資產剝離和重組。

  這兩次中行與國際化接軌的主導工作,使朱民國際銀行家的形象清晰展現。2006年,朱民升任中行副行長,主管財務、內控、法律、戰略和研究等業務。

  作為搭檔和老朋友,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這樣評價:“朱民是個很專業的人,對金融業很了解。”曹遠征說:“那麼多的文件,每個字每個標點符號都要過目,並且不能出錯,你能想像嗎?”

  國內外都有著極佳的口碑

  為何最終選擇的是朱民?是因為他既受過很好的中西訓練,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又深諳中國國情的最佳樣板;同時,在國內外都有著極佳的口碑。

  “派駐IMF的第一道關是英語,這就刷掉了部分業務出色的人選。”一位知情人士稱,其次是綜合經驗,而無論是五大國有商業銀行,還是央行內部,朱民是遙遙領先的。

  連鮮少誇獎中國經濟學家的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也表示,朱民是中國加入國際性組織、共同參與解決國際問題的良好人選。“IMF需要一個具有全局經驗的高管。”謝國忠說,朱民既在國際機構工作過,又在中行處理過很多現實難題,學術造詣高超,為人平和謙虛,非常適合IMF副總裁的職位。

  朱民稱自己為“小人物”,更多的國際同行喜歡叫他“中國紳士”。在拉加德提名朱民為IMF副總裁後,京華時報記者第一時間短信向他表示祝賀,他在美國時間早上8時許回復記者短信“謝謝,謝謝”。

  在中行,工作人員稱其“業務能力強,為人和藹”。在媒體眼中,朱民幽默風趣、熱情。一次財經年會上,主持人介紹朱民是“現今中國、甚至是全世界最炙手可熱的金融人物”,朱民走上台來,開玩笑地自嘲:“我現在是豬頭肉炒成了回鍋肉。”氣氛頓時變得活躍和輕鬆。

  朱民就任體現中國經濟實力

  從積極的角度看,IMF副總裁首次出現中國面孔本身就是中國在國際金融舞台角逐中的一次勝利。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剛明表示,朱民被任命為IMF副總裁,已不是中國話語權問題,而是中國決策權問題,意味著中國已進入IMF核心,“中國聲音”將會有主導性意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表示,副總裁相當於總裁左膀右臂,部分程度上可直接影響決策,間接主導IMF的決定方向。

  對於朱民的任命,也有不同聲音。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認為,朱民的任命有一定積極意義,但還遠沒有達到預演世界經濟體系變動的地步,只是一次小改良而已,遠談不上大改革,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國際組織上有關規則制定權和管理權之爭仍然很漫長,要有耐心。由於舊有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慣性仍然巨大,在IMF的決策機制、行政官員管理機制和各個職能部門運作體制沒有發生變化之前,某個職務給了某個國家,可能恰恰是拒絕改革的信號。

  ■IMF評價

  朱民帶來了政府和金融領域的寶貴經驗,我期待聽到他的意見。作為特別顧問,他將發揮重要作用,與我和我的管理團隊一道應對所有成員國未來面臨的挑戰,並加深IMF對亞洲和新興市場的了解。

  ──時任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評價朱民就任IMF總裁特別顧問

  擁有政府、國際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場的豐富經驗、高超的管理和溝通技能,以及對基金組織的機制理解,我期待著他的支援。朱民擔任副總裁,有助於IMF管理層一道迎接全球成員國未來面臨的挑戰,並增強基金組織對亞洲和新興市場的了解。

  ──現任IMF總裁拉加德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