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錢多房多女人多”許邁永的土地生意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3 18:46:08  


 
  西溪濕地的土地運作,並非是許邁永的第一次。早在1995年擔任蕭山市副市長時,許邁永就邁出了“土地生意”的第一步。司法材料顯示,當時,許邁永的遠房表弟許飛躍看中了蕭山市一塊土地,後來在許邁永的幫助下拿到開發權,結果許飛躍轉手賣出去,一次就賺了300萬元,許邁永分得150萬元。這是許邁永貪腐之路的起點,也讓他嘗到了城市開發這塊肥肉的甜頭。

  1997年,許邁永調任杭州(香港)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作為杭州市在香港設立的窗口公司,該公司主要擔負著招商引資的任務。有熟悉這段歷史的人士向本刊介紹,當時公司的職能還不清晰,運作也不正規,大多數時候就是許邁永自己一個人在折騰。“聽說他在香港參與了幾個地產項目,我們都覺得很新鮮,這人頭腦好使,敢闖敢幹,那時候就屬於先知先覺的一批人了,他對地產開發與城市建設領域的興趣和知識就是那段時間積累起來的。”

  香港實業公司總經理一職,許邁永前後擔任了5年之久,直到2002年調任西湖區代區長。在杭州市8個市轄區中,除了擁有獨立土地審批權的蕭山區和餘杭區之外,西湖區面積最大。它不僅坐擁西湖,涵蓋杭州市和浙江省兩級政府駐地,還與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相呼應,區長許邁永同時兼任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主任。在這個位置上,許邁永的“開發”魄力再次顯現出來,199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時,規劃面積是9.88平方公里,可到了2002年就擴大到25.43平方公里,到2004年又擴容到50.68平方公里,而不斷擴容的旅遊度假區就是建立在撤村建居基礎之上。

  從1998年開始試點的杭州撤村建居工程,就是將市區內的行政村和城郊人均耕地0.1畝以下或全村耕地總面積20畝以下的行政村建制撤銷,建立居住集中的成建制居民區,居住分散的劃入就近居民區。許邁永上任區長後,西湖區的撤村建居也加快了步伐,截至2005年8月,全市155個撤村建居試點村中,僅西湖區就占了64個,這導致西湖區一半以上的社區都屬於撤村建居性質,以此釋放的大量土地成為許邁永最熱心的舞台。

  有了這些經歷,西溪濕地的拆遷對許邁永來說就不陌生了。周家村村民們的抗爭沒有什麼實質效果,2004年1月15日,他們被一次性轉為城市戶口,650戶農民的房屋很快被拆除,蔣村鄉10個村子完成撤村建居。這之前,市裡還專門成立了“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工程建設指揮部”。“由於總指揮是副市長,西湖區配備的副指揮也對應著副市長,但實際上,許邁永一直在親自抓這件事。”前述當地政府官員回憶說,“許邁永在拆遷上的力度和效率,一度得到市裡大加賞識。”

  現在當地百姓提起許邁永,津津樂道的仍是當年拆遷時的各種招數,據說大多都是他的發明,比如鄉鎮領導下指標,按拆遷效率發年終獎金;群策群力搞拆遷,完不成任務株連九族等等。“拆遷區長”的名號由此而來。2005年2月,許邁永又多了一個新頭銜——西溪濕地公園管委會第一副主任。一年後,2006年4月,升任西湖區委書記的他,成為西溪濕地公園管委會主任,開始著手西溪濕地的二期工程。在一次視察中,許邁永曾對當地媒體自豪地宣稱:“自西溪濕地綜合保護二期征遷工作啟動以來,在半年內完成1599戶拆遷戶評估簽約,徵地3500多畝,在西湖區建設史上創下了奇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