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東南亞國家看中國越來越糾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00:27:03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在經濟危機壓力下,東南亞某些國家需要適度地向外部轉移壓力來增加控制力”。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越南政府會允許少數人到中國駐越南大使館門前示威。但這樣的控制力同樣也表明,事態不會擴大到失控的地步。當提高生活水平成為東南亞國家人心所向,除了融入亞洲和世界經濟,加深與中國的合作外,這些國家沒有什麼別的更好選擇。

  中國外交學院戰略與衝突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蘇浩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東盟國家對中國的戒備心態有兩種:一種是消極戒備,即所謂中國“擴張領土要求”導致相關國家對中國戒心重重。另外,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國,直接擔憂占人口相當數量的華人對其利益的“滲透”。另一種是積極戒備,這是東盟國家內心的一種困惑。中國的崛起給東盟國家帶來了經濟復甦和發展機會。東盟國家在經濟上對中國有很強的依存性。他們擔心中國利用這種影響,制約和主導他們的經濟。東盟國家對中國是既離不開,又擔憂。

  應平靜看待東南亞平衡戰略

  南海問題成為熱點後,很多中國人擔心東南亞利用美國來牽制中國。在越南,美國顯然是對越南政治、經濟影響最大的西方國家。不止一名越南學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真正起步是在美國解除對越南禁運的那年。目前,來自美國的直接投資已經達到160億美元。除了像可口可樂、麥當勞、耐克等世界品牌在影響著越南戰後一代的生活觀,現在生活在美國的越南裔大約有164萬,他們與家屬的聯繫也直接影響了越南人的看法。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從占地0.61平方公里的美軍紀念公墓就可以看出美國在當地的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