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東南亞國家看中國越來越糾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00:27:03  


 
  在東南亞,多數媒體只關注本國或地區內部新聞,對於中國等的國際報道中深受美國等西方媒體以及西方資助的非政府組織的影響,西方人看中國的視角,毫無保留地通過媒體傳達給了東南亞民眾。在與美國關係“僵硬”的緬甸,許多緬甸人收聽“美國之音”、“亞洲之聲”等緬語廣播,影響他們對中國的看法。在緬甸、越南等國,一些受西方資助的非政府組織經常把對政府的不滿轉嫁到中國工程上,通過網絡對中國援助項目提出批評,煽動民眾的不滿。

  蘇浩說,東盟國家在戰略上有3種選擇:均勢抗衡戰略、平衡戰略、追隨性戰略。均勢抗衡戰略帶有明顯對抗性,菲律賓和越南就帶有這種傾向,這是一個危險的選擇。平衡戰略把域外大國引進來,達到力量平衡。追隨性選擇則是東盟國家隨著中國的崛起和發展進行協調、合作,達到他們的利益最大化。

  “在許多方面,成為中國的鄰國是一件幸事。從長期來看,中國崛起為大國賦予了東南亞一種全新的地緣戰略重要性。”英國《金融時報》曾這樣總結東南亞因中國而享受到“受關注的好處”。文章稱,中國對鄰居們慷慨解囊,同時又不附加人權條件,令它在這個民主根基極不牢固的地區頗受歡迎。結果是:中國、印度、日本和美國四個大國為對東南亞施加影響力展開新一輪競爭。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馬布巴尼稱:“東盟正在經歷歷史上最甜蜜的時期之一,有4位追求者對它感興趣。假如這是場軍事之爭,這裡就會變成戰場;但如果是場經濟之爭,對東南亞就是好事。”

  蘇浩認為,中國期待東盟與中國實現協調和合作,但中國也可以接受平衡戰略,這是一種現實,域外國家的存在可以讓東盟國家安心,從而推動與中國的合作。中國不排除美國的存在。中國反對的是均勢抗衡戰略,反對美國借著介入東亞,把東亞合作破壞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