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錢江晚報:不要拿生命和愛心填補黑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10:37:56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錢江晚報刊發特約評論員耳東每文章,不要拿生命和愛心填補黑窟。

  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悲傷的夜晚,這也是一個令人感到溫情的夜晚,同時,這還是一個令人感到憤怒的夜晚。

  生命的流逝、重大財產的損失,這些總是令人感到悲痛的。在天災面前,在頻繁的事故面前,我們的民眾依然充滿著愛:在事故現場,爬出窗外的乘客回到車廂救人,大家互相幫持著逃命;在救援途中,不時有當地的民眾充當志願者,甚至光著腳丫在泥地中奔波,一位參與救援的子弟兵戰士因為疲勞而暈厥;在電波中,FM93在第一時間刷新現場的最新消息,傳遞現場的最新需要,每一個生還者被尋覓的消息都會得到歡呼;在溫州新城大道41號的溫州中心血站排起了長隊,附近的交通因為獻血者的不斷趕來而有些擁堵,平時為了一兩塊“燃油附加費”而斤斤計較的出租車司機免費把乘客帶到血站;很多人在微博上留言,“我們又一次看到了這個國度的脊梁”、“需要我做什麼”、“哪兒獻血”;那位在杭州的馬路上被意外砸下的幕墻玻璃傷害的姑娘朱依依,在微博上留言:“如果我的承受,能讓社會加緊安全工作,一切都是值得的!聽說溫州出事了,看到了很多人的關心!願他們快點好起來!我們社會真的沒有那麼冷酷了,很溫馨!”

  殘酷的事故,喚起了民心的火熱,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我們為這種凝聚力感到欣慰,但是並不願意一次次地看到這樣的場面,因為它背後承載的是在浙南山區轉眼間成為游魂的罹難者。D301司機潘一恒拉下他此生最後的牽掣手閘降低了追尾的速度,他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避免了更多無辜者的罹難,這位英勇者應該也是死不瞑目的——為什麼同一個“閉塞分區”中會出現兩部動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