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華社3問:平安能否不用鮮血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5 19:56:18  


7月25日,护士在病床边对事故中最后获救的项炜伊进行心理安抚。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新華社消息,近40人死亡,約200人受傷————7月23日,這是令中國鐵路人心中悸痛的一個日子,也是中國鐵路史上讓人悲傷的一天。

  追尾!這本應局限於汽車行駛中較為常見的事故,但竟然不可思議地在身形龐大、技術先進的兩列動車上發生了。

  那麼,這起“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乘客生命不能白白消失,人們衷心希望,事故原因能早日查明,引以為戒。

  追問一:行車安全系統為何失效?

  “我是對中國動車安全有信心的,但這次追尾事故卻令我疑惑不解!”D301次列車乘客李妍婷說。

  40歲的李研婷是天津人,7月23日早上8點10分許,打算去溫州雁蕩山游玩的她們一家五口從天津上了車。一路有雨,不過列車行駛還算平穩,但卻時常走走停停。

  進入溫州永嘉站前,雨越來越大,閃電頻繁,李妍婷隱約有些擔心,感覺車速有些慢了。“時速大約不到100公里,列車當時已晚點25分鐘左右。”

  D301次動車在永嘉站本不停靠,但這趟列車卻在此停留了幾分鐘。20時24分許,得到出發信號後,列車重新啟動,車速明顯快了不少。“早是這樣的速度,列車就不會晚點了。”李妍婷當時這樣對家人說。

  此時此刻,另一輛D3115次動車正在前方不遠處行駛,且車速明顯慢於D301次。兩車距離在危險地縮短,但沒有人意識到——無論是乘客,還是動車司機,乃至後方列車控制指揮中心……

  乘客網友“希希宋”當時坐在D3115次動車15車廂。她微博回憶說,“大致當晚7時50多分列車停站在永嘉站,車廂內列車員告訴大家是因為天氣關係,須停車等候。”20時15分許,列車駛出永嘉站,但車速較慢。

  20時38分,在溫州市鹿城區黃龍街道雙坳村下嶴處的甌江大橋上,D301次列車高速追上前車。發現險情的D301次列車司機潘一恒,緊急採取制動措施,但為時已晚,兩車不可避免地追尾相撞。當武警撬開嚴重變形的司機室,潘一恒已經犧牲,他的胸口被閘把穿透……

  後車D301次動車緊急刹車時,乘客李妍婷感覺車不停地抖動,並發出“咣、咣”減速聲響,隨著最後一聲相撞巨響,她們一家五口全部摔倒在地。

  前車D3115次乘客網友“希希宋”感覺車廂一下快速向前衝行,大致滑行五六分鐘,後整個車廂一片漆黑,車廂也往左傾斜。

  劇烈追尾撞擊,令D3115次動車組列車第13至16節車廂脫軌,D301次動車組列車第1至5節車廂脫軌,四節墜落橋下,其中1節車廂懸空,一頭擔在高橋上,另一頭插在地下,猶如一個巨大驚嘆號!到25日15時,事故已造成35人死亡、192人受傷。

  按照列車運行常識,無論是一般電力機車,還是高端動車,都裝載有防止相撞和追尾的安全閉塞系統。這套系統可以有效測定列車速度,對位置進行定位。但是這套至關重要的行車安全系統卻在最關鍵時刻失效了,這是為何?

  “按照正常的情況,列車不應該發生這樣的追尾,但它就是發生了……”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痛心地說:“國務院已經組織事故調查組,將會認真地、嚴肅地、細致地把事故原因查清楚,鐵道部會積極地配合事故調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