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身上長許多"鑰匙"?生物識別真那麼完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10:23:35  


一抬手,靜脈識別系統就能為主人的電腦解鎖 資料圖片
    
  不久的將來,你再也不用為沒帶鑰匙開不了家門而大傷腦筋了,只要站在家門口,通過門上設置的人臉識別系統的驗證,大門就自動為你打開了;回到家,你也不用動手操作各種家電,只要張張嘴,命令它們,洗衣機、電視機、微波爐就各司其職;也不用為記不住銀行卡密碼而煩惱了,通過虹膜識別系統的鑒定,你可以直接存取款……

  生物識別技術為什麼可靠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哲南告訴記者,每個人的身體和行為中都隱藏著一些與眾不同的信息,而生物識別技術就是利用計算機和高科技儀器,采集圖像,轉換成圖形、語音、視頻等多媒體,從中提取出個人獨一無二的特征,形成數值存進數據庫。

  當需要鑒定某個人的身份時,只要將描述他個人特征的數值放到數據庫中。當放入的數值和數據庫中的數值相匹配,系統就可以自動識別。孫哲南打了個比方,“這就好像我們在街上走,總是能在一堆陌生人中,辨認出自己的老熟人。因為老熟人的特征已經預先存在我們的腦海中,以後再遇到這些特征,記憶被喚起,就迅速識別了他們的身份。”

  “那就是說事先必須將數值存入數據庫,否則數據庫無法識別?”

  “確實是這樣的,”面對記者的疑問,孫哲南耐心地解釋道,“像汶川大地震中,很多遇難者身份無法確認,國家就派出大量人力,從遇難者身上采集DNA樣本,建立一個DNA數據庫,方便遇難者的家屬日後尋找。家屬只要用自己的血樣樣本,和數據庫中的DNA樣本進行比對,就能從數據庫中找出自己的親人。”

  “事實上,這種匹配也並不是百分百地匹配,只是一個相似度。需要事先設定一個閾值,當比對的結果達到或者超過這個閾值時,我們就確定識別了。每一種具體的技術所設定的閾值是不一樣的。當然每種閾值的設定肯定是科學的、精確的。”

  “也就是說,我們事先將帶有個人身份特征的信息存儲起來,並建立數據庫。以後只要依靠自己的身體特征,就可以證明身份了?”

  “正是如此,只要把我們的個人特征存儲進身份證中,這樣就沒有人可以偽造你的身份證了。”

  生物識別技術怎樣識破偽裝

  那麼各項生物識別技術都運用了哪些原理呢?

  在各項生物識別技術中,人臉識別是最常見的。系統針對面部不易改變的部位,像突起的眉骨、眼、鼻、口,計算出它們在五官輪廓中的距離、角度和大小,形成數值,存儲到數據庫。當受檢測者形成的數值和數據庫中的相符合時,就被識別出來。通常的人臉識別系統所占空間較小,所以可以用在一些隱蔽的場合,遠距離地采集圖像。

  警方表示,目前二代身份證人像識別系統庫已基本建成,可以正常開展識別工作。在關鍵的路口、窗口單位,以及機場等出入境關口,都設置了人像識別系統探頭,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可疑人員。

  或許有人認為生物識別技術沒有想象的那麼神奇,“你說,憑借氣味就能判斷人的身份,那麼塗上香水呢,還能分辨得出嗎?”

  的確,正如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氣味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化妝品的使用,改變了我們身體的氣味。但是除了隨著外界環境不斷改變的氣味外,我們的身體還攜帶了一種特殊的氣味,這部分氣味是由基因決定的,因此具有極強的穩定性,而這種氣味正是味紋識別的檢測對象。運用電子鼻或者警犬,就能夠分辨出每個人身上這種特有的氣味。刑偵中運用味紋識別技術,屢屢立功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語音識別真的有用嗎?我壓低嗓音,系統能識別出嗎?如果有人偽裝我的聲音,系統能識別嗎?”千萬不要小看語音識別技術,它不是簡單進行聲音的比對,而是將采集來的聲音轉換成數值,是數值間的比對。即便有人用很精良的儀器錄下你的聲音,雖然聽上去一樣,但聲音信號從模擬到數字,再從數字到模擬,經歷兩次信號轉換的過程,聲音的頻譜發生了改變,語音識別技術是可以分辨出的。

  孫哲南告訴記者,生物識別的各項技術在中國都已展開,在指紋、虹膜、人像、DNA、靜脈等各個具體的領域,也都有一些局部的創新。此外,中國還最早展開了掌紋識別技術的研發。掌紋主要是采集從手指末端到手腕部分的手掌圖像。因為掌紋是由遺傳基因控制的,即便手掌受傷,等傷口愈合後,掌紋線仍按照原來的樣子生長,因此具有穩定性。即使是雙胞胎,掌紋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將掌紋作為生物識別的研究對象,是很有發展前景的。

  相關鏈接

  古代生物識別技術知多少

  不要以為生物識別只是現代文明的產物,其實聰明的古人早就開始使用了。據說,古埃及人是最早運用生物識別技術的,他們固定選取人身體的某一部分,進行測量,然後將數據記錄下來,作為個人的特征。以後需要證明某個人的身份時,就和記錄的數字核對。

  而中國是最早進行指紋識別的國家。秦漢時代文書寫完後,用粘土封口,這時寫信的人就會在粘土上蓋上自己的指紋,作為日後的憑證。看來,古人已經掌握指紋具有獨特性的特征,利用它來證明自己的身份了。

  最為神奇的是,古人還有所謂識人術。好比“嘴大吃四方”啊,耳垂大而厚的人特別有福氣,“大腳勤,小腳懶”,腦門寬的人聰明開朗,嘴唇厚的人好辯,嘴唇短的人嘴裡藏不住話。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情感、性格多多少少都會表現在臉上。

  此外,古人也有自己的親子鑒定方法:“滴骨認親”與“滴血認親”。將孩子的血滴在父親或母親骨頭上,如果血滲入骨頭,就能證明二人的親緣關係。後來漸漸演變成滴血認親,兩滴血如果相融,就能證明二人是父子或母子關係。這些在現在,都已被證明是缺乏科學依據的,只是古人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的,但也算是古人生物識別的一種手段吧。

  生物識別技術 的漏洞在哪裡

  雖然生物識別技術在刑偵、商業保密、旅遊、出入境管理等各項事務中已經得到廣泛的運用,但這是否意味著生物識別技術沒有任何缺陷呢?

  指紋膜冒充指紋蒙混過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