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鄧文迪的彪悍救夫裡看出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09:27:45  


 
  這樣的分析確實理性,可作為女人,我更願意感性地來看這次鄧文迪的“救夫”。這不是一定要把本能和愛情混為一談。只是,在這樣的場面下,能有這樣的本能舉動,其實也並非每個女人,甚至每個人能做到。就比如說,坐在默多克身旁的兒子,在鄧文迪一躍而起時,就顯然被父親遇襲的突發事件嚇蒙了。

  國人讚揚這樣的女人,因為她的勇氣被塗上了一層“愛國熱情”,可傳統中國人,尤其是男人,其實又不太贊成女人這樣的彪悍和拋頭露面,尤其是面對這樣一個“女強人”。但誰能否認,這是一個聰明且成功的女人呢。她懂得抓住一切機會,這不僅表現在這次丈夫陷入困境時,用一躍而起扭轉了輿論,更體現在她的整個人生和事業進程中。比如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在去香港謀求發展的旅途中,她僅僅因為在飛機上和默多克新聞集團的時任董事布魯斯座位相鄰,就此鋪平了邁向頂峰的道路。

  懂得抓住機會,更在於有抓住機會的能力,在這點上,或許應該歸功於鄧文迪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就這樣,主觀上的渴望成功,和客觀上的充分準備,造就了這樣一個強悍卻也魅力十足女人。你或許不太喜歡她,卻不能否認,她確實按自己的意願成功了。所以,從鄧文迪這次的奮起“救夫”中,我們看到的,其實應該比愛情或者本能更多。

  只是,鄧文迪個人的成功,並不能證明她為之捍衛的新聞集團所奉行的新聞價值觀就是正確的。《世界新聞報》以竊聽的方式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卻還宣布“我們的調查團隊將勇敢地揭露一切惡棍和欺騙行為”,標榜自己的“正義”,這其實等於宣稱,為了所謂正義的目的,可以動用一切非正義的手段,這樣的悖論不論是否出自默多克的“默許”,身為掌門人的他其實都有推卸不掉的責任。

  傳媒業應該有怎樣的職業倫理和追求,這在當下中國也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對鄧文迪個人的贊許,不論出自怎樣的考量,都不該和新聞業應有的操守混為一談。在這點上,我們需有清醒的認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