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醫管局研引入海外護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09:40:36  


胡定旭及梁栢賢與伊院護士開會,了解其工作情況及不滿。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首次表明,當局正與護士管理局商討,參考引入海外醫生般,以有限度註冊,引進海外受訓護士。據悉,護管局初步認為建議可行,正着手探討。護士協會主席李國麟強調,除非修改現行法例,否則有關建議違法。

  星島日報報道,周一嶽昨表示,為配合社會整體需要、人口老化等問題,以及增加護士供應與選擇,當局希望與香港護士管理局等商討,在特別情況下容許外地註冊護士,與醫生一樣可短期在香港工作及考試,但強調並非想作“免試”安排,旨在減輕護士短缺問題及吸引更多精英與專業人士來港就業。

  剛卸任的護管局前主席汪國成稱,去年底食衞局向護管局提出商討引入海外護士,護管局認同建議可行,參考海外醫生有限度註冊制度下,可限制引入的專科人手及年期,料不會影響現職護士士氣。護管局表示,轄下註冊委員會正研究有關建議,仍處非常初步階段,未有定案。

  立法會議員兼護協主席李國麟說,十年前本港嘗試引入海外受訓護士,但他們必須通過本港執業考試,若政府建議引入像醫生般的有限度註冊制度,即海外護士毋須通過本港考試便可在港短期就業,會違反香港法例,“除非修例,否則政府帶頭犯法!”他指有關建議應提交立法會討論。

  此外,醫管局主席胡定旭昨聯同行政總裁梁栢賢等管理層,到伊利沙伯醫院與前線護士對話,並透過視像會議,了解三十多所公院的護士工作情況及不滿。

  據悉,伊院婦產科護士壓力及流失率較嚴峻,婦產科護士Amy(化名)稱,上半年該科已有三至四名護士離職,下月再添兩人。她說一個產科病房有產婦及嬰兒各二十六名,晚間僅兩名護士及一個健康服務助理當值,加上近期非本地孕婦“衝閘”情況增加,一個產房平均每晚有三至四名嬰兒出生,最嚴重時有十名,使婦產科護士工作壓力巨大。

  護協副主席楊綺雯說,前線護士不認同局長周一嶽稱“護士人手問題最艱難時期應已過去”的觀點,因前線人員流失情況未及時補充、新入職護士缺資深護士帶領,目前護士士氣很差。她重申當局要立即採取挽留措施,例如護士及病人比例由一比十降至一比六。胡定旭表示,目前護士人手較兩年前增加,情況已逐步改善,無正面回應最艱難時期是否已過去。對於引入海外護士,他相信護管局對在港執業的護士設有要求。另外,梁栢賢稱收到逾九十名海外醫生申請,但少於廿人初步符合資格。他強調會先進行及評估挽留醫生措施,若流失率改善,便不引入海外醫生,相信最快數月後才展開下階段招聘程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