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人民日報:賴昌星被遣返非易事 下場推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10:15:07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從默默無聞的農村少年,到富甲一方的商界大亨,再到逃亡海外的走私罪犯。12年後的今天,賴昌星再次進入公眾視線。

  人民日報報道,7月23日,“廈門遠華集團特大走私案”首犯賴昌星被遣返回國。在多年與法律周旋中,他曾多次逃脫法律的制裁,但這一次,卻不再僥倖。

  另類奮鬥 

  1958年,賴昌星出生。在8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在同村人的記憶中,那時賴昌星一家住在祖屋七八十間房子中的三間里,“非常擠”。而在賴昌星本人的印象里,貧窮也一直是故鄉留給自己的童年記憶。

  與其他農村孩子一樣,賴昌星上學很晚,直到9歲才踏入學校的大門。童年時期的賴昌星,就表現出了與同齡人不同的經濟頭腦。兒時玩伴賴永獨回憶,早在讀小學時,賴昌星就跟他一起賣過油條、包子、冰棒,還從果農手里買進水果,再在公路邊賣給路人。關於賴昌星的經濟頭腦,他的弟弟稱其為“從小就想賺錢”。

  1973年小學畢業後,他先是在家種了一陣地,然後跟著哥哥一起到部隊挖了一年多水井,之後又去了泉州挖防空洞。工程做完後,賴昌星回到了燒厝,與5個村民集資辦了一個小的汽車配件廠,每個人出幾百塊,幾個人既當老闆又當工人。由此,他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筆投資。

  在集資的汽配工廠幹了一兩年後,他單起爐灶,開了一個紡織機械廠。在此期間,他結識了日後的妻子曾明娜,她成為賴昌星日後“生意”的得力助手。紡織機械廠的創辦趕上了改革開放之後來料加工型經濟的發展大潮,這為賴昌星的工廠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之後,他又相繼開辦印刷廠、雨傘廠,並從中積累了人生中的第一筆財富。

  然而真正觸動他的並不是已有的產業,而是倒賣電子產品所帶來的巨大利潤。當時,幾乎全國的客戶都提著現金跑到南方沿海城市,尋找可能的貨源,輕鬆轉手間,價格便已翻了幾倍。從小就被認為“頭腦靈活”的賴昌星發現,在石獅這個走私的前線,走私的利潤空間巨大。

  在確信自己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逐富之路後,賴昌星帶著400萬美元資產離開了石獅前往廈門,不久後移居香港。隨後開始大規模走私活動。

  1999年,中國開始大規模打擊走私犯罪,賴昌星被查出其名下的廈門遠華公司進行國際走私,走私貨物的總金額高達500多億元人民幣,偷逃稅款超過300億元人民幣。而其在國內生活一直闊綽、糜爛,其為賄賂政府官員和作為自己消遣所蓋的“紅樓”,一度成為警示官員勿貪污腐化的反面教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