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庭審揭開“瘦肉精”生產銷售黑色網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13:03:41  


 
  上午8時30分,案件開庭。隨著審理的進行,一個由生產者和銷售者以及使用者相互關聯、交織的瘦肉精形成和存活的“黑色網絡”,一點點向人們展開。

  為獲取暴利,2007年年初,劉襄與做藥品銷售工作的同事奚中傑一拍即合,共謀研製、生產、銷售鹽酸克倫特羅(俗稱瘦肉精)供生豬飼用。二人商議:雙方各投資5萬元,劉襄負責技術開發和生產,奚中傑負責銷售,利潤均分。

  同年8、9月,劉襄在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試制出鹽酸克倫特羅後,與奚中傑一起帶樣品到河南省先後找到陳玉偉、肖兵進行試驗、推銷。陳玉偉、肖兵將鹽酸克倫特羅賣給收豬的經紀人試用,得知效果好後,遂將信息反饋給劉襄、奚中傑,劉襄等人開始批量生產,由劉襄的妻子劉鴻林則負責瘦肉精生產原料的採購,陳玉偉、肖兵則將大量瘦肉精販賣給生豬養殖戶。

每公斤能賺六七百

  劉鴻林在接受審判員詢問時表示,小心謹慎的劉襄從不向自己雇傭的員工透露實情,在車間均以“劉襄產品”的代號來稱呼瘦肉精,而原料則以“A料”、“B料”等稱呼,甚至生產出來的成品不貼任何包裝,不在車間裡過夜。

  而家住河南鄭州的銷售商陳玉偉則更加狡猾。劉鴻林說,近4年生意合作下來,她甚至連陳玉偉的真名都不知道。對此,河南警方表示,陳玉偉利用撿來的身份證,化名“劉建業”。不論和上線劉襄,還是和下線豬販子,陳玉偉都是使用“劉建業”這個身份聯繫,甚至手機卡、銀行卡等信息均被其更換為“劉建業”。甚至雙方在交易時,也從不提及“瘦肉精”一詞。一般以“一個”代表“一公斤”,來商定所需貨物數量,“頭一開始還是親自去送貨,後來則通過電話聯絡、物流發貨、銀行匯款等方式交易”。 

  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瘦肉精所需原料成本極低,“最貴的原料每噸才幾千元,而鹽酸克倫特羅原粉售價為每公斤2000元甚至更高,每公斤至少能賺600元至700元”。據警方調查統計,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奚中傑與劉襄共同銷售鹽酸克倫特羅(原粉)1200餘公斤,銷售金額300餘萬元,非法所得130餘萬元。

  因利益分配不均,與劉襄鬧翻後,奚中傑還單獨從遲名華(另案處理)等人處購買鹽酸克倫特羅(原粉)230餘公斤,銷售金額140餘萬元,非法所得30餘萬元。奚中傑與劉襄共同銷售及其單獨銷售金額440餘萬元,非法所得160餘萬元。

  銷售環節利潤依然豐厚。據警方調查,2007年8、9月至2011年1月,下線的肖兵以每公斤2000元的價格從劉襄處購進1300餘公斤鹽酸克倫特羅(原粉),再以3000元至4000元每公斤的價格出售給安徽、河南洛陽等地的生豬養殖戶,銷售金額300餘萬元,非法所得60餘萬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