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食品安全上“殺一儆百”不如制度防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13:33:51  


 
  “瘦肉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屢禁不止表明,在存有漏洞的食品安全保障機制下,違法行為不僅有機可乘,而且低廉的違法成本還遠不足以讓違法者望而卻步。因此,在涉案分子獲刑的同時,我們也理應開啟對監管部門的追責和對監管機制的反思。比如,其間有無官商勾結,有無選擇性執法、運動式執法?

  問責監管者,完善監管體系,意義也將超過嚴懲幾名涉案分子。曾有參與揭露食品安全的媒體記者發出感慨:這一家違法作坊因被舉報而取締了,可與它相鄰的黑作坊仍舊安然無恙。如果境遇的不均等使得人們在“知法犯法”時把獲利與否歸咎於運氣的好壞,那麼,這種寬嚴不一的執法在客觀上構成了對一部分人的縱容。正所謂“好的制度能讓壞人變好,壞的制度能讓好人變壞”,一個鬆懈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注定要面對屢禁不止的違法者。從這個意義上說,“瘦肉精”的長期存在不單單是不法分子的作奸犯科,更是不健全的監管體制縱容所致。

  歸根結底,“瘦肉精”不僅僅是食品安全問題,更是現階段社會問題的展現。一個特定的發展階段必然會有某種特質的表現,因為在社會的發展中不斷形成並修正的價值認同和利益趨同始終互相映照又相互推動。杜絕“瘦肉精”之類的問題,終歸要有完善的制度設計和監督體系建設,因為制度設計和監督體系建設才是我們最根本的價值觀體現,並最終形成行為引導。(時間:7月26日 來源:齊魯晚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