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外媒評瓦良格:除船殼外全是中國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14:16:28  


 
  航空母艦的盛與衰

  航母在二戰中出盡風頭

  航空母艦,說白了就是一個海上活動的飛機庫和飛機場。自1912—1922年美國通過改裝運煤船,世界上出現了第一艘航空母艦以來,作為一種以艦載航空兵為主要突擊力量的新艦種,人們看到它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遠離軍事基地在世界各大洋中無拘無束地游來游去,哪裡需要空中支援,哪裡需要空中打擊,它就可以開到哪裡去。航空母艦在爭奪制海、制空權鬥爭中顯現出的空中優勢,如影隨行般的陪同著水面艦艇、遠征軍,引起了美、英、法、日等世界強國的關注和重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6月初,日本海軍妄想以偷襲珍珠港的模式,以8艘航空母艦為骨幹,包括700餘架艦載機,200餘艘各式艦艇在內組成的龐大艦隊,遠距奔襲,企圖出其不意的向美軍占領的中途島發動大規模進攻。豈知,美軍早已得悉日軍進攻的情報,將計就計,以中途島為依托,以5艘航母為支撐,組成了伏擊艦隊,伺機對日決戰。這是世界上以航母戰鬥群為主體的兩軍第一次大決戰,史稱“中途島大海戰”。由於日本的戰略企圖提早暴露,最終以日本損失4艘航母及4艘其他艦只,被毀飛機332架,死亡2000多人的失敗而告終。此後,太平洋戰區形勢逆轉直下,美國由戰略防守轉為戰略進攻。

  中途島戰役,使人們對航母戰鬥群在實戰中的作用和價值,有了更具體、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此役突出地顯現了航母艦隊遠洋奔襲和遠洋作戰的優勢,但也暴露出航母結構本身和作戰編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美國作為當事國,體會最為真切、具體,所以此役之後,美國憑借自身強大的科技經濟實力,在航母的設計理念、總體布局和作戰運用等各個方面,都做了徹底的改變,使航母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憑借全新的龐大的航母艦隊在對日作戰中出盡了風頭,逞盡了威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