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華時報:請真誠回應事故背後疑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7 09:50:05  


 
  假如有一個適合公眾龐大知情需要的信息團隊,在高頻度地發布信息,在及時充分地發布信息,在微博等新生輿論聚散地發布信息,公眾對這一事件的“信息饑渴”不會到如此地步,微博上不會有諸多猜測、疑問甚至謠言流播。

  即使就一個新聞發言人的發布,其回答的信息質量也有待提升。這種發言,不僅靠智慧,還要靠坦誠。比如,引起輿論嘩然的那句說小女孩的獲救“是生命的奇跡”。比如,公眾對事故的一個核心疑問是,一次雷擊就能讓動車出現設備故障麼?雷電這種東西在生活中極為平常,也早就被成熟的技術有效地防範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動車被雷擊中?電力專家的“避雷系統的密度不夠、避雷設施的接地網不合理、避雷裝置的導線質量不合格”這三種分析,有沒有道理?只有回答了這些公眾關切,才能建立信任。

  這起事件再次說明,引起公眾關切的突發事件,信息公開應該做到與調查獲知同步,與公眾的關切保持一致,要直接回應公眾想獲知的一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否則,溝通傳播必然出現障礙,必然傷及事故責任方,也使有關政府部門的形象和公信力受損。  事件發生時間不長,填補公眾欲知的巨大空白還來得及。因此,我們期待鐵道部能夠迅速地適應信息時代的新形勢,選擇多種信息發布渠道,回答公眾的各種疑問。特別是對一些事故的核心信息、公眾關切的關鍵信息,作出充分的、準確的、實事求是的回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