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必糾結倫敦奧運金牌縮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8 14:25:15  


資料圖:2008年8月22日,中國選手張怡寧(中)、王楠(左)、郭躍在領獎台上。當日,張怡寧、王楠、郭躍在北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單打決賽中分獲金、銀、銅牌。
  中評社北京7月28日電/三年轉瞬而逝,北京奧運那段激動人心的日子,在大多數國人心中依然清晰如昨。一年後的今天,倫敦奧運將如期開幕,對於經歷過激情與夢想、曲折與輝煌、付出與收穫的中國人來說,關注金牌的視角,是否會和四年前發生某些變化?

  假設倫敦奧運會上,中國軍團金牌總數滑坡,失去金牌榜第一位置,你會怎樣看?

  進一步假設:中國代表團金牌總數從51枚銳减到31枚,回歸到雅典奧運水平,輸給美國,拿到金牌總數第二,國人是否能接受?是否會指責聲起、駡聲一片?

  這種問題恐怕很難回避,因為,中國軍團金牌總數滑坡將是大概率事件,縮水是正常的,只是多少而已。

  有人分析,倫敦奧運,中國軍團的整體實力會有所下降,但不會大面積滑坡,到底能拿多少金牌,現在預測,為時尚早。

  還有人認為,51枚金牌將是中國奧運歷史上難以突破的數字,滑坡是正常的,任何東道主在下一届大賽上都難以繼承輝煌。

  對此,相信大眾都有思想準備。筆者以為,只要中國選手盡力而為,發揮正常,即便金牌總數跌到第三名,大眾都能接受。指責和駡聲未必有,即使有,也無需看重。看台歷來是情緒主導的場所,平靜下來,觀眾自然會理性看待輸贏,寬容對待選手。這種變化,在悉尼奧運期間便顯露端倪,雅典和北京奧運會上,大多數觀眾都能理性看待奧運金牌,早以告別了狹隘的民族情緒,以及“勝者王侯敗者賊”的誤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