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青年報:短道隊打架豈能封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0 10:40:24  


 
  而且,傲慢地指責爆料人“很不應該、很不負責、很不道德”,這才是真正的不應該、不負責、不道德!幸虧有人爆料,否則公眾的知情權就無法滿足。上次麗江事件,王濛等人還在微博上造勢,這次大概是吸取上次教訓,所以並未在微博上留下隻言片語,如此,公眾很難知道詳情。按照慣例,相關部門必然捂蓋子、封口子。也許若干年之後,公眾才能在某人的回憶中瞭解這起醜聞。

  最讓人感到悲哀與失望的是,內訌事件已演變為公共事件,無論主教練還是中心領導卻都奉行鴕鳥思維。國務院新聞辦曾把突發公共事件的輿論引導策略,概括為“四講”:儘早講,政府要儘快搶占信息發布制高點,第一時間表明對事件的態度及應對措施;持續講,向公眾不斷披露事件進展情况;準確講,發布信息真實全面,爭取公眾的認可;反復講,採取各種方式對公眾進行答疑解惑。即便只是為了短道速滑隊的名譽,也不能草率地封口!

  這次衝突被報道後,新華社刊文認為,一個半月發生兩次衝突,短道速滑隊這支金牌之師,更需“金牌管理”,誠然,醜聞連續發生,既說明運動員自律不夠,也說明運動隊管理不力,而封口和“三不”還暴露出了深層次的體制問題。一出事就想捂蓋子,一發生醜聞就趕緊下封口令,這種僵化而凝滯的本能反應,緣于一種長久的慣性思維,而不打破封閉性的權力運行模式,就很難消除這種體制傲慢。(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