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外匯儲備非百姓血汗錢 外管局想虧就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0 15:48:53  


圖表:我國外匯儲備餘額首破3萬億美元。
  在美債危機愈演愈烈、中國巨額外儲損失幾成定局之際,繼拋出“美元不兌換回人民幣,外儲不算損失”雷人言論後,近日外管局在其官網再度發文,否認了外儲是百姓“血汗錢”的說法,引發更大爭議。

  其實,不論3.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主要來自于國內企業的出口收入,也就是“創匯”所得,是老百姓的“血汗錢”;由於外匯都已被強制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流通,由全民來承擔其流動風險和通脹壓力,相當于央行和外管局在用人民幣收取“鑄幣稅”,所以外儲理所當然屬于全民共有。把血汗錢和外儲的關係撇得乾乾淨淨,總不是想說,人民幣想印就印,美元想虧就虧吧。

  外管局的理由是:外匯儲備形成過程中,企業和個人不是把外匯無償交給國家,而是賣給了國家,並獲得了等值人民幣。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價和自願的原則,企業和個人的經濟利益在外匯和人民幣兌換時已經實現。來自央行的數據稱,截至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1974.91億美元。 

  那麼外儲是不是百姓“血汗錢”呢?“外匯是央行出錢買的,個人與企業都拿到了等值的人民幣。”若僅從形式上看沒什麼問題,但疑問是:央行的錢從何而來?是借的還是印的?

  直接一點來說,中國的企業出口貨物和服務換回美元,然後去外管局結匯,央行用人民幣“買”回美元,這過程中已經開了一次印鈔機。外管局的理由是:等值人民幣已經給你了,根本不存在再給一次美元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