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外匯儲備非百姓血汗錢 外管局想虧就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0 15:48:53  


 
  如果外管局購買外匯的人民幣是從央行“借”的,貨幣“池子”總量沒變,但如果“錢”是印的—那麼基礎貨幣的發行就超量,這些人民幣在國內是沒有對應商品的貨幣,從而使得國內流通中的貨幣增多,若是10元錢的貨幣等於購買5元錢的商品—也就出現了貶值與通脹。這就如同美國濫用美元地位、以“鑄幣權”對全世界的財富掠奪,外管局和央行同樣以人民幣“鑄幣權”在國內掠奪人民財富。 

  再說的白一點,這就相當于:老百姓手上拿了100塊錢,之前能買到一台電扇,現在央行為購匯印刷鈔票,需要200塊才能買到一台電扇了,百姓額外付出的100元就相當于免費貢獻給外儲的所有者了,問題是,現在外管局和央行似乎認定這錢是自己腰包的(或者名義上是國家的)。外管局顯然大大低估了普通百姓的智商。 

  更不要說這些外匯的創造本身,就是中國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是中國人民以低工資、低福利、大量勞動、身體健康和環境破壞、污染甚至生命代價換來的。眾所周知,我國外匯儲備主要來自我國對外貿易順差、國際投資和國際熱錢。這裡面的“大頭”貿易順差是出口換來的,怎麼說與百姓無關?

  外匯儲備實際上是創匯企業和居民的存款,並不屬于國家所有。只是因為外匯不能在國內流通,所以存在指定的銀行。而一旦結匯之後,國家用人民幣買下了這些外匯,同時我們實行的是強制結匯制度,因此外管局說外儲屬于國家所有,邏輯上倒也說得通。

  其實就是央行是以貨幣超發的條件,獲得外儲的產權。

  外匯局否認外儲是百姓“血汗錢”的解釋原本就站不住脚。國家乃人民之事業,而人民是許多人基於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結合起來的集合體。現代政府只是國家的僕人、權力的執行者、被委托人,從來就不是“買賣”雙方。以為“血汗錢”是被政府等值交換了的,就成了政府的錢,與百姓無干,不僅荒謬,且滑稽可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