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駁斥外管局的“兩個熱點回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0 15:51:46  


   
  外儲的一部分屬于外商投資資金兌換所得,這是主動流入的資金。還有一部分則是國內企業的出口收入,也就是“創匯”所得,都是一分一毫積累起來,這就是民間常說的“老百姓的血汗錢”。而由於外匯都已經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流通,因此乃是由全民來承擔其流動風險和通脹壓力,所以外儲理所當然要屬于全民共有。
  
  第二個熱點回應:對於市場上熱論的“可否分給民眾或者是剝離一部分外匯儲備成立主權養老基金”,國家外匯管理局回應稱,若免費使用外匯儲備,性質上相當于中央銀行隨意印鈔票,無節制地擴大貨幣發行,會造成通貨膨脹等嚴重後果。(據7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
  
  事實上外儲是外匯被強制兌換成人民幣,通過印鈔的方式投放國內市場,增加了基礎貨幣的流通量。而這多出來的二十多萬億基礎貨幣,乃是持續二十多年的不斷增發,且早已形成一股資金巨流,成為國內通脹的根源之一。因此,這筆外儲無論分不分給民眾,現在都已不能改變通脹後果。
  
  而在國內外匯管制政策沒有改變之前,老百姓手中的外匯投資渠道非常狹窄,外儲就是分給民眾也發揮不了多大效用。只有在外匯自由兌換、人民幣國際化的大環境下,巨量外儲才能夠减輕壓力。
  
  目前對於外儲的利用,主要是由國家主權投資基金掌握著,用于海外股權投資、資源收購、國家債券等項目。從投資效益來看,有虧有賺,不能因短期狀况而全面否定。
  
  需要明確的是,外儲亦是屬于全民的財富,必須由民眾來監督,讓民眾分享其投資所得,方是正途。(時間:7月28日 來源:紅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