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藏匯于民”的障礙到底在哪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0 16:02:47  


  對於市場上有關“可否分給民眾或者是剝離一部分外匯儲備成立主權養老基金” 的熱議,國家外匯管理局前天回應稱,若免費使用外匯儲備,性質上相當于央行隨意印鈔票,無節制地擴大貨幣發行,會造成通脹等嚴重後果。同時表示,目前“藏匯于民”的障礙不在於政策,而在於涉匯主體的持匯意願。

  在短短5年半,我國外匯儲備由8188.72億美元猛增至31974.91億美元,增長了290%,不論是政府還是社會各界,理所當然都對其未來的走向予以極大關注。而由此引發的問題是,各種利益集團的利益爭奪,這就是巨額外匯儲備爭議的根源所在。因此,要解決問題,僅靠一些部門和監管機構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通過制度安排才有可能找到解決之道。

  首先必須弄清楚我國的外匯儲備的持有情况。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分別由財政部和央行持有,其中央行占據了絕大部分。可見,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實質是央行的外匯資產,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國家外匯儲備,無償分給全體國民行不通。從某種程度上說,目前的這種狀况其實是替代了政府購買和出售外匯的職權,是不正常的。只有將這些屬于財政範圍的職權剝離出來,才可能緩解壓力。

  在明確儲備的真實持有情况和到底誰有權處理的情况下,外匯資產並不難處理。難就難在,這麼一筆財富要怎麼使用才最有利于社會和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有,如何解決央行外匯儲備資產持續增長過多的問題。這需要通過剝離目前央行行使的結售匯職能,改變目前的結售匯體制。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