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藏匯于民”的障礙到底在哪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0 16:02:47  


 
  外管局宣稱,由於人民幣存在升值預期、國內外匯差利差等因素,目前,企業和個人結匯意願較為強烈,普遍不願意持有和保留外匯。實際上,問題的癥結恰恰在於目前的結售匯體制,正是由於我國實施的強制結售匯制度,使得所有的外匯資金都以央行發行基礎貨幣的形式集中于央行。央行通過結售匯制度獲得了這些外資,並且以資產負債的形式保留。不過要注意的是,由於我國的外貿進出口結構特點以及央行的這一職能,央行不僅在規模上已成是全世界最大,而且增大趨勢還將持續。但規模龐大的資產負債給央行造成了巨大壓力,通過投放基礎貨幣來吸收外匯,不僅需要巨大的成本,而且對於理順國內宏觀政策也很不利。

  雖然央行通過外匯結算完成了這一交易,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實際上央行是補貼了企業,也就是說大量的進出口企業獲得了這個補貼。與此相反,在這一過程中,數以億計的低端勞動力本應該獲得的利益卻沒有保障。因此,問題的實質是,在這個交易中,最需要補償的民眾利益被這一機制轉移到了企業。顯然,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得改變結售匯制度,讓有條件的企業和個人能夠自由獲得外匯資源。

  實際上,近來關於如何使用巨額外匯儲備早已有了不同方案,阻力較小的當屬于2007年所採取的方案,即通過財政部發行15500億特別國債,購買央行外匯儲備成立中投公司。經過幾年的投資經歷,中投公司的金融總量在全球市場上已罕見可匹敵者。15500億元特別國債和從匯金注資到五大行裡的外匯儲備資金,看似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各國對於成立主權投資基金已經全面收緊了門檻,具有投資價值的項目和行業都對主權基金避而遠之。因此,將一部分外匯儲備以政府轉移支付的形式進一步完善國內居民的社會保障等,其實並不難。

  可見,當前針對巨額外匯儲備的諸多爭論,說到底都不是想解決外匯儲備增長過快或如何避免貶值的風險的問題,而是不想放棄管制外匯的權利。(時間:7月28日 來源:上海證券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