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決巨額外儲的出路在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0 16:03:53  


  7月2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外匯儲備熱點問答(二)》,再次將外匯儲備問題推向風口浪尖。其中有兩個熱點值得關注:一是針對“外匯儲備是老百姓的‘血汗錢’”這一說法時,外管局並未直接回答,而是解釋說,“外匯儲備形成過程中,企業和個人不是把外匯無償交給國家,而是賣給了國家,並獲得了等值人民幣。”二是針對市場上熱議的“可否分給民眾或者是剝離一部分外匯儲備成立主權養老基金”,外管局則稱,“若免費使用外匯儲備,性質上相當于中央銀行隨意印鈔票,無節制地擴大貨幣發行,會造成通貨膨脹等嚴重後果。” 

  這是外管局在不到一周內第二次對外匯儲備的相關問題進行解答。毫無疑問,從以上答疑的個中細節不難看出,目前公眾的關注點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目前巨大的外匯資產如何處理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明確儲備的真實持有情况和到底誰有權處理的情况下,問題並不難。難就難在這麼一筆巨款要怎麼花才能有利于社會和國家的經濟發展,這裡面就需要中央具有非常強的利益平衡能力。另一方面是如何解決外匯儲備資產持續增長過多的問題。 

  事實上,要釐清這些問題,首先必須要看到我國的外匯儲備結構,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分別由財政部和央行持有,其中央行占據了絕大部分。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實質是央行的外匯資產,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國家外匯儲備。從某種程度上說,目前的這種狀况其實是替代了政府購買和出售外匯的職權,這是不正常的。因此,只有將這些屬于財政範圍的職權剝離出來,才有可能緩解這種壓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