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債告急 中國無計可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1 00:16:36  


 
  在羅奇看來,有三方面原因促成了中國的這種思路轉變:首先,這一輪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中國敲響了警鐘。儘管中國的出口仍具競爭力,但外部的需求前景卻變得日益不明朗。不管是美國、歐元區還是日本,因為深受危機後遺症和主權債問題等負面因素拖累,內需預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維持在很低的水平,這將直接影響中國的出口;

  第二,中國大量美元外儲資產所面臨的風險因為美國的政治因素而被放大,美債是“無風險資產”的理念已漸漸過時。近年來,中國領導人一再表達了對美國財政政策和美債安全性的擔憂。儘管中國領導人相信美國最終會避免違約,但另一方面的擔憂卻有增無減,即美國當局只是在一再採取拖延戰術,債務問題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越來越嚴重;

  最後,中國政府已日益意識到進行宏觀經濟結構性調整的重要性,在“十二五”計劃中也納入了相關的內容。作為提振內需努力的成果,羅奇預計中國的消費占GDP的比重到2015年有望提高至少5個百分點。

  “華盛頓的政客們可能會傲慢地認為,(在投資美債的問題上)中國沒有勇氣來撕破臉皮,畢竟,除了美債他們還有地方可以投資呢?為什麼他們會冒險讓手頭規模龐大的美元資產蒙受損失呢?”羅奇寫道。

  但羅奇指出,時至今日,中國對此的回答已經很明了。“中國不願再冒著金融和經濟穩定的風險,來相信華盛頓空洞的政治承諾和拙劣的經濟管理能力。中國人最終會說"不"。”

  謝國忠:

  買美國能源和農業股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則認為,在外界擔憂美國債務違約或信用評級被下調的情況下,中國應當買入美國股票,而不是美國國債,因為美股可能是一種更為安全的投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