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京刊:美國與中東重重矛盾與處處困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1 00:15:37  


 
  美國在中東地區的經濟利益主要體現在貿易方面,主要是能源進口。但是同歐洲國家、日本和中國相比,美國對中東能源的依賴並不嚴重,只有17%的進口石油、0.5%的進口天然氣來自中東地區,未來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仍然會保持在20%以下。儘管如此,美國仍然非常關注中東的石油供應安全,原因在於石油的價格問題。為了保持穩定的石油價格,美國必須維護中東地區的穩定。

  人權、自由是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因為其宗教和意識形態的獨特性,對外推行其價值觀已經深深地融入了這個國家的血液中。價值觀始終是美國外交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只不過有時價值觀與美國戰略利益一致,有時是衝突的。在中東地區,美國的價值觀利益就是支持這些國家內部的民主運動,反對獨裁政府;支持民主國家,反對獨裁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歷屆總統都強調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認為惟有如此才能最好地保護美國利益。美國的領導地位,主要體現在美國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全球安全體系的責任方面。在中東地區,美國的領導地位表現在對地區穩定和石油供應的責任上。

  在美國對中東政策的考量中,上述四大利益目標均占有一定的份量,但是往往有個先後順序,不可能並駕齊驅,也不可能占有同樣的份量。在中東地區,四大利益互相衝突的時候更多。長期以來,美國的中東政策無法擺脫偏袒以色列的基本特點,因而激起了阿拉伯國家的普遍不滿,特別是成為伊斯蘭極端勢力進攻美國的主要借口。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以色列安全和反恐這兩個目標是矛盾的。在反恐問題上,美國面臨著越反越恐的矛盾和困境。中東恐怖組織因為痛恨美國干涉中東事務,所以才將美國作為首要攻擊目標。但是,美國為了打擊恐怖主義,必須加強同埃及、沙特、也門等政府的合作,深度介入中東事務。這樣,美國在中東反恐問題上似乎陷入了一個邏輯困境。因為美國對中東事務的長期干預,中東的伊斯蘭極端勢力才會攻擊美國;因為伊斯蘭極端勢力攻擊美國,所以美國才不得不深度介入中東事務。9.11事件後,美國為了打擊恐怖主義,再度深度介入中東事務,結果引發了更大的反美浪潮。由此可見,在美國中東政策上,不僅安全、經濟、價值觀和領導地位幾種利益之間存在衝突,就在單一利益內部的不同目標之間也存在矛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