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海洋資源開發上中日合作勝於紛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1 09:05:39  


資料圖:蛟龍號完成第三次5000米級別深潛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日本新華僑報》7月31日載文《在海洋資源開發上中日合作勝於戰》,摘要如下:

  進入7月,隨著天氣轉熱,有關中日爭相開展海洋資源探索的報道也在日本媒體中不斷升溫。

  4日,日本主流媒體紛紛報道,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加藤泰浩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太平洋中部及東南部海底發現大片“夢想之泥”——方圓1100萬平方公里海底淤泥中竟蘊藏著豐富的高濃度稀土,總開採量達到陸地稀土埋藏量的約800倍,可以滿足日本國內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稀土消費量。眾多報道不僅對這項研究發現充滿溢美之詞,而且幾乎都提到,如果日本能夠成功開發,將有望打破中國在稀土資源上的“壟斷”地位。

  然而未過幾日,日本媒體又紛紛將報道焦點對准了中國的“蛟龍號”新型深海載人潛水器。對於中國此次開展的遠洋深海探索,日媒紛紛將其稱為“中國在大洋深處下賭注”。“中國將超越日俄法美,坐上深海潛水器俱樂部的頭把交椅”、“中國毫不掩飾其對深海礦藏和能源的野心”、“‘蛟龍號’將協助中國軍隊和國家安全機構執行關鍵任務”等具有煽動性的詞匯充斥在各類新聞評述之中。似乎在向人們表明:中日之間一場針對海洋資源,特別是深海資源的競爭即將開始。

  作為資源相對匱乏的島國,日本很早就確立了海洋發展策略,近年來,“海洋日本論”更是在日本大行其道,其核心觀點是主張日本積極向海洋前進,並抑制大陸國家走向海洋。為此,日本不僅自己建造了“浦島”深海探測器和“地球”號海洋探測船,還花巨資從挪威購入了三維海底探測船。日本不僅做到在硬件上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海洋探測能力,還從軟件上加強對海洋開發的支持,從經團聯提交《海洋與日本——21世紀海洋政策建議》到國會通過《海洋基本法》,從政府制定海洋開發的整體戰略到在內閣中專設機構加強督導,政策、法律、管理全方位為“日本海洋大船”保駕護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