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作家、學者們,今天還去書店、圖書館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31 12:22:17  


 
  梁小民(北京,教授) 

  網絡購書比較多,每隔一兩個月買一次,實體書店去得很少。

  最近半年我圖書館去得很少,過去形成的習慣就是中文書能買就買,英文書偶爾從圖書館借。

  

  梁治平(北京,學者) 

  偶爾去書店買書(網上稍多),大約一年一兩次。

  不去圖書館。

  

  林達(美國,作家)

  一個月去一兩次。網購劇增,書店驟減,《第五元素》的世界在逼近。

  去的。圖書館還一年兩次賣舊書,比蘿蔔還便宜。



  林行止(香港,作家)

  平時少出門,在網上購書為主。

  讀書喜在書上畫線,圖書館借的書上不能亂畫,所以不去借。

  

  劉錚(廣州,編輯)

  在書店買書的次數越來越少。

  已有數年未在圖書館借書了。

  

  劉軍寧(北京,學者) 

  很少去書店。如有機會通常會在國外買些原著。

  已經很多年沒有去過圖書館了。政治學在中國太不發達了,在書店和圖書館都很難找到自己要的書。

  

  劉夢溪(北京,學者)

  過一段時間總要去中國書店或萬聖書園。

  圖書館不直接去,而是托年輕人去借書。

  

  劉擎(上海,教授)

  一個月去一兩次書店。

  一年難得去一次圖書館。

  

  劉紹銘(香港,教授)

  退休多年,無“學報文章”壓力,空閑時只讀些以前應該看但一直抽不出閑時來看的“閑書”,逛書店。

  去圖書館都是偶一為之。

  

  劉蘇里(北京,學者)

  出差在外,當地書店是一定要逛的。平時主要在萬聖買書。昨天還買了幾本:威廉.烏克斯《茶葉全書》,保羅.維利里奧《戰爭與電影》,隈研吾《自然的建築》,柯布西耶《一棟建築,一座宮殿》,薩姆納《權利的道德基礎》,姚金果《解密檔案中的陳獨秀》等。

  大學畢業後,就沒去過圖書館。看書靠買。想看什麼買什麼,買什麼看什麼。

  

  劉再複(美國,學者)

  在美國去圖書館借書多,在香港和大陸去書店買書多。

  我基本不上網、不用手機,所有時間都留給讀書。

  

  陸穀孫(上海,教授)

  難得去書店買,主要在黃魚車和Amazon買書。

  要看的書圖書館沒有也不會有,更難得去。



  陸建德(北京,學者)

  現在好書多,因此到書店就生出恐怖感——自己精力、時間不夠,擔心已經遠遠落伍。偶爾在書店買書,常請朋友在網上代購。

  雖是傷心之地,還是常去。有些書舍不得還——因為相關的文章還沒有寫。現在就還,意味著放棄、失敗,其實是虛榮心在作怪。

  

  羅崗(上海,教授)

  最近去的是季風書園華東師大店,這店開在那麼偏僻的地方,如果不支持一下,估計堅持不了多久,所以一有機會就去光顧一下。最近這次去買了兩本書,一本是饒宗頤的訪談錄《文學與神明》,一本是斯金納的《霍布斯與共和主義自由》。

  我當然上圖書館,特別是我任教大學的圖書館,不過去借新書很少,大多數時候是查資料,譬如舊期刊舊報紙,還有現在不易看到的舊書。現在圖書館的編目都數字化了,所以查書也很方便。

  

  駱玉明(上海,教授)

  買書網購或者托學生去書店代買。

  圖書館是經常要去的。

  

  馬立誠(北京,學者)

  我現在實體書店和網購的書比例各占一半。

  圖書館我也會去的,寫一些文章或書,家裡相關藏書不夠時,就得去圖書館查資料。

  

  邁克(法國,作家)

  書店當然去,雖然比以往少。

  向來很少借圖書館的書。我想我有雙重標準潔癖,一方面嫌借來的書有氣味,一方面遺憾不能在上頭眉批。

  

  毛尖(上海,作家)

  去書店給兒子買了不少書,自己的書,開始買KINDLE版了。

  一直在圖書館借書,以前在上海,一個月去一次圖書館,現在哈佛,一周去三次。

  

  孟輝(北京,作家)

  書店必須去的,不親手翻書又怎知是否打動自己。

  很想養成每周坐一天圖書館的習慣,但慚愧一直沒去過。

 

  娜斯(北京,作家)

  住的附近沒有好的書店,不願在路上浪費時間,所以主要網上買書。

  以前在美國時常去圖書館借書,回北京後圖書館沒那麼方便,很少去。最近加入了一個附近的書店會員,年費六百八十八元,可以隨便借書,免費一定數量的咖啡,以後可常去。

  

  南方朔(台北,學者)

  經常去誠品、 PAGEONE等書店買中英文書,英文書還郵購。

  圖書館不去了。

  

  錢理群(北京,教授)

  書店我很少去了,人家寄給我的書也夠我讀,也來不及讀。偶爾我還是到網上買書,買的都是跟本專業研究相關的書。

  我已經不去圖書館了,因為沒有精力。讀研究生的時候一直去,喜歡那裡的歷史氛圍,讀書要跟那樣一個場合融合起來。

  

  錢滿素(北京,學者)

  我大概半年去一次書店。

  基本不在圖書館借書。

  

  裘小龍(美國,作家)

  書店常去,買書喝咖啡。

  偶爾去公共圖書館借書。

  

  邵燕祥(北京,作家) 

  看中的書讓小孩在網上買。

  圖書館不去了。

  

  沈昌文(北京,出版家)

  買得起新書,但是買不起新房子,所以早已不敢買新書了。

  圖書館裡可以隨便供我翻閱的書,家裡大多有,又何必在那裡費時間。但常去書店和圖書館聽講座。

  

  沈宏非(上海,作家) 

  書店還是會去,但的確沒有太經常了。

  圖書館從來不去,從小就養成的習慣。

  

  施康強(北京,翻譯家)

  偶爾去書店買書。

  只在本單位的圖書館借書。



  舒國治(台北,作家)

  不敢亂逛書店。

  去圖書館這件事早就不做了。

  

  蘇童(南京,作家)

  常去先鋒書店買書。

  圖書館不去了。

  

  孫甘露(上海,作家)

  通常每個月會去次季風書園買書,平時路過各種書店,也都會進去看看,至少會挑走一本書吧。想看的會去設法買來,或者托朋友找。

  已經很多年沒去圖書館借書了。

  

  唐諾(台北,作家)

  偶爾去獨立書店買書。

  從來不去圖書館借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