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企業“走出去”:沒有誰會隨隨便便成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1 10:02:29  


 
  點 評

  聯想成功併購IBM,關鍵在於全面了解、熟悉美國的法律體系和併購投資環境,注重併購後的管理團隊、員工、業務和市場,尤其是企業文化的全方位整合。形成了統一的經營目標、團結合作和文化風格,充分利用被併購企業的品牌、技術、管理、人力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協同作用。

  培植市場領先優勢,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海爾“走出去”,走的是一條漸進式道路,即在逐步取得國內市場領先地位的基礎上,開始推進國際化,由易到難,逐步擴大對外投資。

  1990年,海爾在取得國內競爭優勢的基礎上,冰箱開始出口德國和美國市場,拉開了海爾產品進入海外市場的序幕。經過9年努力,海爾的營銷國際化取得豐碩成果:先是冰箱、冰櫃、空調、洗衣機等產品出口到歐洲、美國、日本、東南亞、中東、拉美、澳洲等87個國家和地區;繼而冰箱、空調、洗衣機的生產技術出口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南斯拉夫和西班牙等國家;最後才選擇對外投資,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南斯拉夫、伊朗和美國等國投資設廠,並逐步推行海外投資的本土化,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典範。

  海爾對外投資前經歷了長期積澱:

  首先,創立世界名牌。在中國市場成為著名品牌後,海爾著手擴大世界影響,先後在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美洲、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獲得了多種產品認證,成為中國企業中獲國外認證證書最多的,成為世界名牌。這為海爾進軍海外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建立國際化的營銷網絡。海爾確立了“先難後易”的出口戰略。首先將產品打入挑剔的發達國家市場,在德國、美國獲得良好聲譽後,向西歐、日本、澳大利亞等更多的發達國家市場拓展,並以居高臨下之勢,迅速推向中東歐、拉美、中東、南非等市場。在海外銷售過程中,主要依賴外國專營經銷商設立營銷網點,並建立國際物流中心,保證對海外經銷商的產品供應,贏得了國際信譽。

  第三,構建國際化技術研發網絡。海爾從一開始就引進德國的冰箱生產技術,並逐步培植自己的技術研發能力,以資本為紐帶,與國內眾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形成自己的研發體系。在海外,與許多大公司、技術中心建立交流、合作、協作網,建立了東京、洛杉磯、蒙特利爾、悉尼、阿姆斯特丹以及香港等信息中心,建立東京、蒙特利爾、裡昂等設計分部,根據國際市場信息,跟上國際技術潮流,開發本土化的產品。

  最後,選擇建立海外生產體系,開展對外投資設廠。海爾堅持循序漸進的路徑,認為產品出口是“走出去”的初級階段,企業發展到一定水平就要向技術輸出、資本輸出邁進,在海外投資設廠。1996年12月,海爾在印度尼西亞設立海爾莎保羅有限公司,占51%的股份,標誌著開始生產和投資國際化。此後,海爾抓住東南亞金融危機對外投資的有利時機,加快在東南亞投資的步伐。1999年,海爾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設立冰箱廠,形成了設計中心在洛杉磯、營銷中心在紐約、生產中心在南卡羅來納的美國本土經營體系,並實施海外投資生產、設計、營銷等全方位的本土化,獲得了較好的效益。

  點 評

  海爾對外投資的經驗可以歸納為:圍繞自己的核心產品,從創造國內名牌、國際名牌著手,把開發國際市場作為市場營銷的戰略組成部分,跟蹤國際技術和產品信息變化,堅持高質量,以創造世界名牌為導向,根據各國用戶的不同需求不斷開發新技術、新產品,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先出口,再對外投資設廠。在對外投資中,堅持漸進性發展,先從發展中國家切入,積累經驗後再進入發達國家,並努力推行本土化戰略,全面融入投資東道國市場。

  海爾“走出去”,走的是一條漸進式道路,即在逐步取得國內市場領先地位的基礎上,開始推進國際化,由易到難,逐步擴大對外投資。

  1990年,海爾在取得國內競爭優勢的基礎上,冰箱開始出口德國和美國市場,拉開了海爾產品進入海外市場的序幕。經過9年努力,海爾的營銷國際化取得豐碩成果:先是冰箱、冰櫃、空調、洗衣機等產品出口到歐洲、美國、日本、東南亞、中東、拉美、澳洲等87個國家和地區;繼而冰箱、空調、洗衣機的生產技術出口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南斯拉夫和西班牙等國家;最後才選擇對外投資,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南斯拉夫、伊朗和美國等國投資設廠,並逐步推行海外投資的本土化,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典範。

  海爾對外投資前經歷了長期積澱:

  首先,創立世界名牌。在中國市場成為著名品牌後,海爾著手擴大世界影響,先後在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美洲、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獲得了多種產品認證,成為中國企業中獲國外認證證書最多的,成為世界名牌。這為海爾進軍海外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建立國際化的營銷網絡。海爾確立了“先難後易”的出口戰略。首先將產品打入挑剔的發達國家市場,在德國、美國獲得良好聲譽後,向西歐、日本、澳大利亞等更多的發達國家市場拓展,並以居高臨下之勢,迅速推向中東歐、拉美、中東、南非等市場。在海外銷售過程中,主要依賴外國專營經銷商設立營銷網點,並建立國際物流中心,保證對海外經銷商的產品供應,贏得了國際信譽。

  第三,構建國際化技術研發網絡。海爾從一開始就引進德國的冰箱生產技術,並逐步培植自己的技術研發能力,以資本為紐帶,與國內眾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形成自己的研發體系。在海外,與許多大公司、技術中心建立交流、合作、協作網,建立了東京、洛杉磯、蒙特利爾、悉尼、阿姆斯特丹以及香港等信息中心,建立東京、蒙特利爾、裡昂等設計分部,根據國際市場信息,跟上國際技術潮流,開發本土化的產品。

  最後,選擇建立海外生產體系,開展對外投資設廠。海爾堅持循序漸進的路徑,認為產品出口是“走出去”的初級階段,企業發展到一定水平就要向技術輸出、資本輸出邁進,在海外投資設廠。1996年12月,海爾在印度尼西亞設立海爾莎保羅有限公司,占51%的股份,標誌著開始生產和投資國際化。此後,海爾抓住東南亞金融危機對外投資的有利時機,加快在東南亞投資的步伐。1999年,海爾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設立冰箱廠,形成了設計中心在洛杉磯、營銷中心在紐約、生產中心在南卡羅來納的美國本土經營體系,並實施海外投資生產、設計、營銷等全方位的本土化,獲得了較好的效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