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僑學界研討美洲洪門組織與辛亥革命 憶先賢輝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1 11:03:49  


  中評社香港8月1日電/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之際,美國南加州僑學界邀請來自中國上海與南加州的多位學者與專家,當地時間7月30日在美國洛杉磯中國城專題研討美洲洪門組織與辛亥革命的關係。

  中國僑網報道,當天的“美洲洪門組織與辛亥革命”專題研討會,由羅省秉公堂、羅全美中華青年聯合會、省台山寧陽會館、南加州華僑史研究會等社團主辦,是南加州僑界為紀念辛亥百年舉辦的系列專題研討會之一。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張立軍,以及來自上海的6位學者和專家與當地的僑社代表和華裔學者進行了專題學術研討。

  張立軍表示,與美洲洪門組織素有淵源的中國致公黨一直以來都銘記100多年前,身處海外的洪門志士們的功績。他們為辛亥革命的成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人力基礎、輿論基礎、思想與政治基礎,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美洲致公堂捐助的大量經費在辛亥革命運動中更具有特殊的意義,是辛亥革命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物質條件。孫中山先生當年在美期間的革命活動更是離不開美洲洪門組織的大力支持。

  羅省秉公堂主席馬培道指出,中山先生當年在美進行革命活動時,就敏銳地認識到,華僑中洪門組織蘊含著巨大的革命力量。中山先生自己於1903年秋冬季節首先加入美洲洪門致公堂,1911年6月中山先生更決定同盟會會員一律加入洪門致公堂。孫中山並幫助起草《致公堂重訂新章要義》和新章程共80條,將一個傳統會黨組織,改造成了一個有現代意義的社團組織,美洲洪門組織開始全方位的支持辛亥革命。 

  南加州華僑史研究會朱冰峰表示,在同盟會並入致公堂之後,美洲致公堂便發起成立洪門籌餉局。籌餉局成立僅一年之計,就募得美金40多萬元,成為當時辛亥革命多次起義的主要經費來源。在加拿大,“宣統三年正月,溫哥華、域多利、都朗度等埠遂首將樓宇或變賣或按押,得巨款數十萬,交與孫文。”

  羅省台山寧陽會館主席伍尚齊在發言中還提供了一些相關數據,包括籌餉局撥款購買了6架飛機以充軍用,並雇傭美國機師將飛機運送至上海。另有統計,自武昌首義到南京臨時政府時期,僅洪門籌餉局一處就提供了20餘萬美金供應各省義軍。1912年,洪門籌餉局又籌集資金以充實國庫,將籌餉局的餘款30餘萬元匯到上海,作為犒賞軍士之用。

  羅省中華會館副監事長聶澤英,列舉在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惠州起義等一系列革命活動中,眾多洪門成員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其中的事實。指出他們中間包括大量專門從美洲回來參加革命的洪門仁人志士們。

  加大洛杉磯分校助理研究員左軍認為,美洲洪門組織在輿論與理論宣傳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現。美洲洪門致公總堂所辦的報紙《大同日報》,改版後成為海外宣傳革命思想和理論的重要載體。左軍指出,曾有海外知名學者認為孫中山“他對政治的認識,最初來自私會黨。”

  全美中華青年聯合會會長任向東主持了當天的研討會,他在總結時指出,毋庸置疑,“取得了美洲二十多萬洪門兄弟的熱烈支持”,可以說是辛亥革命取得最後成功的關鍵之一。辛亥革命已百年,歷史一定會銘記美洲洪門組織特別是美洲洪門致公堂曾經的光榮與輝煌。

  據史料記載,當年洪門人士在流落到海外之後,為了能夠“聯衛共濟、手足互助、患難相顧”,在“反清複明”的宗旨下重新組織起來。這些組織起來的會堂中,最主要的一支力量就是美洲洪門致公總堂。到辛亥革命前夕,致公堂為“勢力至大,人才至眾,章程最善,財力最厚之大會黨”。當年北美洲“華僑名列會籍者十之八九”。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