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校園醬缸文化”一旦形成,置身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會非常痛苦。筆者接觸過很多高校教師,有南京這位“被威脅”的老師心靈掙扎的,大有人在——對於這種醬缸文化,是束手妥協,按照遊戲規則走;還是做“反叛者”,對諸多亂象說不?對於有正義感的老師來說,不需要“有本事”的學生恐嚇,早已經痛苦不已。有人說,大學校園的錯亂,正是中國社會的一種映像,誰也沒有辦法。筆者對此不以為然——社會太大,把什麼都簡單推給“社會風氣不正”,太輕鬆也太逃避;恰恰因為社會上存在很多不良風氣,尤其需要高等教育的堅守,作出價值層面的示範。更重要的是,拯救社會風氣,最應該從扭轉校園風氣做起,相對容易,目標也相對直接。問題在於,類似的話說了多年,我們的高教制度是否真的發生了向上的改變?
我們知道風氣是如何敗壞的,比如看到老人家跌倒,再也沒人扶,不過是南京一個法院的“葫蘆僧亂判葫蘆案”;看到貪官中飽私囊,再也沒人舉報,不過是現實中一個個舉報人的鋃鐺入獄,家破人亡;看到教授學者抄襲成風,不過是一個個既得利益者嘗到甜頭卻沒有支付代價……風氣就是一件件小事的累積,當每一件小事都被公平公正地處理了,社會的正義就會回來,社會的醜惡就會淡出,反之,則只能是正義的消弭,邪惡的張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