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學生日語大賽頻獲獎 表達兩國人民友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3 10:35:05  


  中評社香港8月3日電/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7月24日,在日本川崎市舉辦的“海外高中生日語演講大賽”中,中國學生王斯玉用他的“心路日記”向評委和觀眾講述了“3.11大地震”後自己如何戰勝心魔、繼承祖輩夢想負笈東瀛的故事,他情深意切的講述不僅贏得滿場掌聲,也獲得評委們的一致認可,最終從12個國家的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第一名。

  僅過一天,16名從中國200所高校選拔的大學生站上了設在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日經大廈內的比賽舞台上,參加第六屆“日語演講大賽.中國選拔賽”決賽。經過激烈的比拼,來自中國山東省煙台大學的潘雪原以一篇題為《日本擁有的力量》的演講,獲得優勝獎。7月26日,16名參賽的中國大學生非常榮幸地獲得了日本首相菅直人的接見。

  以上兩件事決非個例,翻看以往的新聞報道,中國學生或留學生在日語比賽中獲獎的事例的確不少。在日本創價大學舉辦的以震災為主題的日語寫作大賽,中國湖南籍留學生張蓉獲得第三名;在札幌大學與當地孔子學院共同主辦的“留學生日本語演講大賽”中,多名中國留學生獲獎;在由神奈川縣專修學校協會橫浜支部主辦的“第22屆外國留學生日語演講比賽” 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鄧士榮奪冠。

  是什麼原因讓來自中國的學生或留學生在各類日語比賽中頻頻獲獎呢?

  首先,中日兩國有著幾千年的文化交流歷史,因此,兩國都有非常豐富的介紹對方歷史文化的史料典籍以及現代人撰寫的書籍書刊,中國學生不出國就能了解到有關日本語言文化的知識信息。或者說,兩國文化的“同宗同源”讓中國學生學習日語、了解日本有了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而近代中日兩國不同的發展道路,相似的社會現象,又驅使著千千萬萬中國青年去深入學習日本、探索日本,給中國學生學好日語、留學日本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動力。

  其次,中國學生掌握良好的語言功底還得益於兩國青年的長期友好交流,得益於中國留學生善於深入日本社會,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自從上世紀80年代中日領導人確立大力開展兩國青少年交流交往方針策略以來,無論兩國之間發生什麼樣的矛盾和摩擦,兩國青少年交流交往從未間斷。中日兩國中學生互訪、入住市民家庭體驗生活,讓中國學生從小就獲得了很好的學習日語的機會。而中國赴日留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當中,又特別注意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加各地舉辦的日語學習和日語交流。可以說,在實踐中學習日語,讓中國學生或留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日語的內涵。

  當然,有了良好的語言基礎和豐富的社會生活體驗,並不能保證中國學生能在比賽中獲獎。中國學生的獲獎原因還在於他們在演講或比賽中,能有豐富的情感表達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表達中日兩國世代友好的真實心聲,而這也是日本民眾的美好願望。因此,中國學生的演講便能在第一時間打動評委和觀眾,取得優異成績應該是必然的。

  當前,日本為了重振旅遊業,正在開展各種活動,其中之一就是發揮外國留學生的優勢,希望通過外國留學生的的博客、微博積極宣傳日本各地旅遊資源和特色,中國留學生也在利用這一良機體驗和了解日本社會。相信,中國留學生的文章一定也會從眾多參與者中脫穎而出,獲得良好口碑和好評。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