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陳水扁恐慌被切割症已擴延至四大天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04 09:19:14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陳水扁昨日繼續在獄中為蔡英文以至是民進黨“四大天王”們下“指導棋”,以《選戰切割敗選的立論基礎》為題大談“切割”問題。如果說,以往陳水扁的“獄中劄記”在談論“切割”問題時,還是以帶有懇求的口氣,要求蔡英文不要與他進行“切割”,而且還只是針對蔡英文一人的話,那麼,這一次他卻可是發了狠勁,擱下了“誰切割誰就沒有好下場”的狠話,而且還將所針對的對象擴延至包括蔡英文在內的民進黨“四大天王”,要將他們緊緊地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了。

  新華澳報今天刊登富權的文章指出,實際上陳水扁這篇“獄中劄記”的一個重要論點,就是陳水扁過去的八年,無論是“政績”還是“劣跡”,“四大天王”們都有份,並非是陳水扁“獨占獨有”,因而不得與他進行“切割”,而且也難以與他“切割”。為此,陳水扁在這篇“獄中劄記”中就明確指出,蔡英文競選總部不要對民進黨過去八年執政表現失去信心,那八年也是遊錫堃、謝長廷、蘇貞昌、蔡英文分別擔任“行政院長”或“副院長”共同帶領的八年,不是“失落”的八年,而是比馬政府四年更好的八年。如果對過去八年的共同執政都沒信心,而要切割,為何選民要讓你重回執政?

  陳水扁的這番話,就是要將包括蔡英文在內的民進黨“四大天王”與自己綑綁在一起。為了讓自己的這一劣行具有正當性,陳水扁使用了偷換概念的手法,將蔡英文等人因為陳水扁犯下了貪腐罪行,擔心會影響自己的選票而小心翼翼地與其規避的做法,斥責為否定自己在執政八年時的“政績”並要與之進行區隔。其實,即使如此,也不具說服力。實際上,雖然從廣義上看,“四大天王”中的游錫、蘇貞昌、謝長廷都曾被陳水扁任命為“行政院長”,而蔡英文則曾出任“行政院”副院長,按“雙首長制”的政制設計,“行政院長”必須聽命於“總統”;但似乎在行政實踐中,除遊錫外,其餘三人都曾有過要在陳水扁的“如來佛手掌”下,做些“不一樣”行政行為的經歷。比如,在二零零五年連戰、宋楚瑜連袂進行“和平之旅”,而大陸也連續送出“水果零關稅登陸”等大禮的壓力之下,作為在行政行為中必須有所作為的謝長廷,既是要抒減自己身上的壓力,也是為了要進行“反制”,曾在陳水扁、吳釗燮表達了強硬態度之下,仍然草擬了開放大陸居民到台灣旅遊,及將台商包機直航“升級”的方案,以圖獲得政績爭取在二零零八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並能當選。

  對此,陳水扁開初是極力反對的,這除了是出於其“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兩岸政策之外,更是源於他與謝長廷的“瑜亮情結”,不願看到謝長廷“得分”,得以成為自己的“總統”接班人”,與自己“平起平坐”。但在扁政府自己的民調卻明確顯示“水果零關稅登陸”等措施,已在台灣民眾尤其是南中部民眾中引起強烈反響,民進黨當局倘繼續杯葛就將流失大量基本選票之後,不得不批准謝長廷的計劃。遺憾的是,謝長廷正要付諸實施之時,卻發生了“桃園供水”和“高雄泰勞暴動”等事件,陳水扁趁機“炒”了謝長廷的“魷魚”,而使謝長廷“出師未捷”。

  但蘇貞昌在接任“行政院長”後,同樣也是為了為自己的“總統”初選和正式選舉積累政績,在“新潮流系”的“蔬(蘇)菜(蔡)配”設計和支持下,與“副院長”蔡英文一道主導了對兩岸經貿交流具有一定開放性的“經續會”,其中一些內容就是來自其前任謝長廷。陳水扁雖然有所不悅,但在自己的貪腐案已引發了規模巨大的“紅衫潮”,及扁政府確也遭受兩岸開放的巨大壓力之下,而不得不收回反對態度。

  因此,陳水扁為了斥責“四大天王”要與自己進行“切割”,而要在“政績”方面將謝長廷、蘇貞昌、蔡英文與自己捆綁住一起,其實是最不具有說服力的。因為恰恰相反,他們曾經在兩岸經貿政策方面,有意與他作出一定的區隔。

  陳水扁為了阻止蔡英文與自己進行“切割”,又列出一系列“切割失敗”的例子,來作為他的謬論的佐證。但恰恰相反,如果二零零八年謝長廷不是與他“切割”,可能輸得更慘。在蔡英文接任民進黨主席之後,如果不是與他保持一定距離,亦即只是支持他的司法人權,並不為他的貪腐案件本身鳴冤叫屈,就不會獲得幾場地方性選舉的小勝,及“五都”選舉的持平,把民進黨從谷底拉抬了上來,而且竟然能把自己的民意支持度抬升到與馬英九不相伯仲的地步。

  實際上,正如“新潮流系”大佬林濁水的文章所言,二零零五縣市長選舉和二零零八“總統”、“立委”大選,民進黨全是因籠罩在陳水扁陰影下才兵敗如山倒。二零零五至二零零八年間只有二零零六台北市長選舉算是穩住陣腳,謝長廷選票是三年中唯一比上次選舉成長的,而台北市議員選舉更是成績斐然,綠營竟成長了三席,創歷年最多的席次。這唯一一次值得肯定選舉中謝長廷堅持的策略正是和陳水扁明確切割,甚至強調陳水扁如來助選就像請許純美助選一樣。到了二零零九年民進黨也採取與陳水扁“軟性切割”的路線,結果十一席“立委”補選竟狂勝九席。這些,對選舉那麼用心的陳水扁當然心知肚明,那麼他為什麼明知故犯,要求不要“切割”,不怕害了民進黨?

  文章認為,陳水扁可說是又拉又打,一方面嚴厲警告蔡英文等“四大天王”不要與自己“切割”,另一方面又表揚蔡英文“沒有再犯二零零八年三大切割的錯誤,這是好的開始”,說到底還是恐慌蔡英文會與自己作出“切割”。陳水扁是明知而故犯,顯示他已陷入了一個兩難的焦慮:如不“切割”固然會害了民進黨,若因此敗選,將使他期望的特赦落空;但如不黏住民進黨並讓民進黨承諾“特赦”,到時民進黨勝了卻不理他,民進黨勝對他又有什麼用,於是情急之下只好先硬黏住民進黨再說。

  陳水扁被關怕了,極為希望蔡英文能當選“總統”,並在就職後馬上頒布“特赦令”,將他特赦出獄。但他在這篇“獄中劄記”中卻又假惺惺地說自己“從未要求蔡英文當選後給我特赦”。這正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過去他就多次要求蔡英文給他特赦的承諾,除了是委託到獄中探望他的人發話之外,自己也親筆撰文公開提出此訴求,包括陳水扁在這篇“獄中劄記”一開篇就談到的《代兄出征的英拉贏了》一文,就要求蔡英文仿效英拉,在參選過程中就承諾“當選必特赦他信”。

  與此同時,陳水扁又向蔡英文獻計,追打馬英九的“綠卡”問題和“六三三政見”問題。對此,馬英九固然是需要提高警覺,妖高三尺,道高一丈。但也可從中窺見,陳水扁就是剩下那麼兩板斧了。“綠卡”問題,已經是“過時炮彈”,當年都發揮不了作用,更遑論是問題已經得到澄清的今天。至於“六三三跳票”,不可忘記,在亞洲金融風暴的肆虐下,馬政府仍能保持每年均上升的成績,甚至達到十幾年來未曾有過的年成長率百分之十二點八的佳績。這是陳水扁當政八年從來沒有過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