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說無詞、欲哭無淚、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這似乎成了當今個體門店的寫照,為了生存,他們開始想盡一切方法降成本。“拼店”成了陳庶們不得已的選擇。
4月25日,記者在五道口的一家門店前看到一則“格子店招募”告示,進去看到不足20平米的小店放置了7個貨架,上面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店主告訴記者,這些格子都是用來出租的,每個格子月租在200-500元不等,格子裡的商品分別屬於不同的主人,他們平時只要定期上貨就行了。
“出租格子也是拼店的一種形式。”陳庶告訴記者,為了減少租金壓力,降低經營成本,很多租戶都會將租來的房子分拆出租。
除了“拼”店面,進貨、員工、水電費等等都在可“拼”範圍之內。
陳庶指著擺了一地的鞋子告訴記者,這些商品從採購到店面都是一路“拼”過來的,“我這些鞋子是跟北京地區的7個店主一起從廠家採購來的,那樣可以拿到批發價的8.5折,從廠家快遞到北京也是我們集中找一家快遞公司遞過來再分貨,這樣快遞公司可以給我們優惠。我租的這個店面雖然有三個商家,但我們共同雇了兩個銷售員,她們的基本工資由三個商家共同分攤。”
2012年,突飛猛漲的高租金、高稅費讓實體店不堪重負,最終導致成片的商鋪無奈關門、撤場,換手率明顯增加。記者從鏈家地產(微博)雙安店獲悉,其商鋪的登記數量明顯多於往年,同時,承接店鋪的大都是一些連鎖店,或者是“拼租”的商家。
拼採購、拼物流、拼店面、拼銷售員……這些無爹可拼的個體門店似乎已進入了一個“全拼”的時代,記者先後走訪了70多家銷售不同產品的個體門店發現,所有店主的產品均存在“拼”的成分。
“‘拼’了未必會贏,但不‘拼’大都會輸。”陳庶表示,拼著做生意會為實體店贏得更多的生存時間,但就目前的經濟形勢來看,依然會有大量的門店選擇逃離商業街或者就此金盆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