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發展過程中被頻繁比較形成的“歷史慣性”
台灣和韓國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雙方都處於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時,就被頻繁的拿來做比較,如孫運璇“內閣”的“經濟部長”趙耀東就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喊出“韓國人能,中國人為什麼不能?”的口號用於激勵台灣民眾。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雙方身上有著太多的共性,無論是雙方所處的國際環境還是發展模式、歷程和結果都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如雙方都因“冷戰”格局而處於國家分裂的狀態,都是美國在東亞圍堵共產主義的橋頭堡而擁有大量美援,都是利用自身豐富和廉價的勞動力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都是憑借政治上的強人統治為經濟發展創造出安定的社會環境,都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經濟開始起飛,都在短時間內創造了經濟奇跡,都成功躋身“亞洲經濟四小龍”。
此外,由於在全世界與台灣經歷相同發展歷程的就只有“四小龍”中的其他三個成員:新加坡,香港和韓國。而新加坡和香港實質上都只是城市,其在面積、人口和經濟總量上與台灣都有質的差別,因此彼時最適合與台灣做對比的,環顧世界也就只有韓國一個,這也是台灣被頻繁的搬出來與韓國做對比的重要原因。但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只要一件事做多了就會慢慢的成為習慣。拿韓國與台灣比較的多了,拿雙方做對比也就漸漸成為了台灣人的“歷史慣性”和“思維定式”,使得今日的台灣人一遇到主要社會發展指標的對比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韓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