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京媒:聽,改革的足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4 16:49:30


  中評社香港3月4日電/今天下午2時,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會的全國政協委員陸續到達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數百名中外記者把政協委員“分切割包圍”——反恐能否盡快立法、網絡安全等成為記者提問的新焦點;十面“霾”伏的“大城市病”、頻繁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老百姓“看病難”……這些改革的“硬骨頭”怎麼啃?記者希望在這裡找到新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西區委主委錢學明向記者開出了緩解“看病難”的藥方。他認為應該從醫改“細節”入手,對城鄉醫療體系的改革提出了極為細致的建議。他建議,在城市搞醫療聯合體,三甲醫院與多個社區衛生院業務掛鈎,把社區衛生院作為三甲醫院的分院、支院;在鄉村進行縣鄉統籌,所有的鄉鎮衛生院都劃歸縣醫院直接管理,統一發工資、培訓,統一分派專家。

  錢學明認為,上述方法將會有效緩解當前“看病難”問題,“別說社區醫院、鄉鎮醫院沒有好醫生,這裡的醫生就是三甲醫院、縣醫院的專家,輪流坐堂而已。”

  “您今年最關注的科技領域改革是什麼?有什麼相關的提案嗎?學術腐敗背後應該進行怎樣的體制改革?”記者連珠炮式地發問,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賀林在原地站著回答了十多分鐘。

  14時35分,賀林看看表,不住地說:“時間快到了,回頭採訪行嗎?”這時,遠遠地看到人群中一個高大的身軀向人民大會堂走來。

  “快!姚明來了,你們先去追他吧。”賀林回頭指指,但身邊的記者沒有一個離開,“科技界最迫切需要的改革是什麼?”一個問題又追問過來。

  賀林扭過頭說:“我認為最迫切的改革是做科學能有一個誠實的態度,政治和科學原本是兩條路,但現在讓兩者不分的很多制度讓我感覺‘太浮誇’。這邊剛拿到院士,那邊就去當個什麼官,做學術的人不能‘官員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