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蔣經國抱小孩銅像屹立 險遭扁拆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06 00:46:35


桃園市陽明社區有座蔣經國抱小孩的銅像,全台少見,守護家園。(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3月6日電(記者 黃文杰)全台唯一蔣經國手抱小孩銅像,豎立在桃園市陽明社區小圓環。

  1970年代,蔣經國在台灣推動十大建設,在桃園為了興建國際新機場,必須遷移千餘戶的住家,所以規劃將桃園的“辨天池”填平興建“陽明社區”。

  桃園市陽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柳力鳳表示,他們當時為了台灣經濟發展,願意配合政府政策,選擇離開大園,老家變成中正國際機場(現已經改為台灣桃園國際機場)的飛機起降跑道。

  蔣經國領導的政府,安遷為了興建機場而拆遷的507戶,社區住宅於1975-1976年完工,安遷戶陸續遷入。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遺體安奉於桃園大溪頭寮陵寢,當時台灣北部第二高速公路尚未興建,桃園介壽路是前往大溪謁靈的要道,陽明社區正處要道旁。

  柳力鳳說,正因為陽明社區是蔣經國進行台灣十大建設的安遷戶,地方仕紳有感於蔣經國關切地方建設,緬懷其勤政愛民,發起恭塑紀念銅像。

  同年(1988年)4月22日,蔣經國逝世百日當天落成,已成為進入本社區的地標,這尊蔣經國手抱小孩銅像,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上台執政,也一度面臨“去蔣化”可能拆遷,慶幸包括現今桃園市民代表會主席游財登及當地里民全力維護,妥善保存。

  有趣的是,今天,桃園市陽明社區、陽明公園與建國國中所在的位置,雖然有著“建國”、“陽明”的名稱,但日據時代,當地卻是桃園的風景名勝─“辨天池”─水利灌溉用途的水利池。

  柳力鳳理事長告訴中評社記者,“辨天池”又稱“弁天池”,乃因日人有許多冠上“弁天”兩字的池或島,大多是與“弁才(財)天”信仰有密切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