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吳建德:就未來兩岸南海合作的八點建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4 00:34:52


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德(中評社 孫儀威攝)
  中評社福州8月24日電(記者 孫儀威)在由中國華藝傳播公司主辦的“紀念馬江海戰130周年——海權意識與復興”研討會上,台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德就未來兩岸在南海地區合作可行方案提出了八點建議。同時,他還表示兩岸交流逐步由經而政、由民而官的路徑雖然耗時甚長也效果往往不彰,但卻是雙贏之道,呼籲北京應有足夠的耐心與信心。

  一,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民後官地推動合作項目。吳建德指出,兩岸關係應遵循“先易後難,先經後政”,堅持擱置爭議,俾讓交流、交往、經貿文化關係、對話與談判的進程順利。兩岸政治發展有不少障礙,兩岸經貿關係益趨緊密與制度化;兩岸關係發展,要先易後難,先經後政,以民間多元交流與官方溝通機制的建立,藉以降低雙方敵意,並提升互信。兩岸和平發展來之不易,但存在許多困難與問題、隱憂,須投入更多的心力,才能克服挑戰。

  二、將金廈海域實施的海上聯合搜救模式運用在南海地區,藉以強化非傳統安全合作。在海洋非傳統安全方面,海盜、災害防制與人道救援。兩岸政府過去以進行數次在金廈海域實施的海上聯合搜救、反走私、災害防治、人道救援聯合演習與人口販運的打擊犯罪機制演練,期成效有目共睹。兩岸應在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將金廈海域實施的海上聯合搜救模式運用在南海地區,以利南海地區納入人道救援等範圍。

  三、兩岸進行文化考古合作。兩岸可以共組研究團隊,進行考古研究,甚至可仿效日本將成果向聯合國申報文化遺產,如此將有利於作為兩岸對該兩個海域的歷史主權伸張的輔助。此外,兩岸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合作的法律基礎,應以合作互利的基本原則為前提,打破雙方司法隔閡,成立一個官方共同管理之兩岸水下文化遺產協調機構,處理包括合作進行水下考古等兩岸水下文化遺產管理事務。

  四、共同策進海洋環境保護與科學研究。海洋環境保護與海洋科學的研究,是人類永續經營與發展的兩大刻不容緩議題。兩岸可在不涉及“水文測量”等敏感軍事性質方面的合作,以進行海洋科學、氣候與地質與生物(如海龜、魚群)等方面的研究,為國際相關領域的研究做出貢獻

  五、兩岸簽訂台海南海軍事安全互信措施與行為準則。吳建德指出,兩岸應基於“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簽訂南海行為準則,以“避免衝突”為前提的軍事安全互信措施。此外,兩岸可簽署“行為準則”,以避免雙方軍事機艦因誤解、誤判所引發的衝突。同時,也鼓勵其他衝突各造能夠加入簽署的行列。如此一來,不僅可大幅降低“中國威脅”疑慮,甚至讓兩岸因此而成為區域和平的締造者。

  六、兩岸分別反對其他國家的合法性訴求。吳建德表示,北京多次建議兩岸在領海主權紛爭上進行合作,台北則始終堅持不合作的態度。由於,在兩岸“統一前”的政治關係未達成共識之前,要在東海與南海方面進行合作,共同維護“祖權”不是不可能,也是相當困難。事實上,兩岸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進行主權維護方面的合作。在兩岸各自定義的“一中”主權範圍,皆認定南海U型九段斷續線以內為歷史主權。然而,在民間層次則隨著兩岸在南海主權法理基礎過於薄弱;因此,雙方仍可在“九二共識”下,各自反對越南與菲律賓等國家對南海海域的主權主張,降低渠等合法性的強度。在涉及南海國際法、海洋法層面,兩岸的國際法專家、海洋法專家應當加強合作,藉雙方官方與民間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出9條斷續線的法理基礎以為因應;兩岸民間在南海與越南的投資、工作與居住安全如果受到威脅;兩岸政府存在各自分進合擊地,基於主權立場對越南進行法律戰、心理戰與輿論戰的反制,以共同壓制河內的法律、輿論與心理戰的可能性逐漸升高,另外台灣太平島能否有效自衛或是需要外援等疑慮加以探討,有利於奠定兩岸未來在南海議題上共同合作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