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南京人,在8月享受了“優良”的空氣。這種感覺,就像在物質短缺年代,恭喜某人終於在大年三十吃了一頓餃子。
在重要賽會期間,天空變藍不是難事,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性。但正如所有人能夠預期到賽會期間空氣好轉,所有人也能夠預期到賽會過後空氣將重新回到污染。
我們大費周章,用各種臨時措施和非常措施,強行把污染水平降下來,靠的是“政治正確”。等到“政治正確”周期一過,反彈便是一刻也等不及了。畢竟,停產和限產這樣的措施,既傷害經濟的增長,又冒著行政干預市場的非議,除非是重大賽會,否則不可能被運用。
治理霧霾,對於中國而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何實現以重化工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轉型至創新驅動,如何實現我們現有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是這場大氣治污之戰背後的經濟邏輯。這個邏輯,要求的不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而是集中力量辦小事。運動式大氣治污很難取得根本成效,細水長流的制度和文化建設,需要補課的地方很多。
空氣質量保障,是我們經濟增長和環境污染交叉下的一個新課題:一方面我們的空氣污染在短時間內很難可逆,其受制於當前的經濟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受制於我們經濟轉型和結構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我們又不能把所有賽會和大型論壇全部清零,等到空氣真正好轉之後再舉辦大型活動,這樣的發展就真成為靜態的發展了。因此,空氣質量保障這樣一個運動式治霾的機制就被創造出來,並在幾次打磨之後,成為一項得心應手的非常態應對機制。
空氣質量保障,通常有“三板斧”:控塵控車,這是最基本的手段,平常不注意的一些積弊,非常時刻都能夠令行禁止;停產限產,這是最根本的手段,一聲令下,鋼鐵、水泥等重工業污染大戶得“識大體、顧大局”,為有犧牲多壯志;如果效果還不明顯,那就提請上級政府協調,周邊省市區縣一起來配合,使用的手段也是對各自的工廠進行限制,通過瞬間大幅減少產能供應來減少污染排放,至少在青奧會身上算是過關了。
這是我們的“新發明”,但創新就免了。在整個青奧會期間,少吸入了多少噸的PM10和PM2.5,應該不能算是一份成績單。反過來看,在平常日子,我們將會多吸入這麼多噸的PM10和PM2.5,對於民眾而言,這絕不輕鬆。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將不得不在這樣的悖論下生產和生活,對於以千噸萬噸度量的空氣污染物,大氣治污的綜合改革,時間太寶貴了。(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韓哲 本文略有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