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裁員大潮湧動
由於維持新聞采編部門的開支巨大,比如《紐約時報》采編部門一年運作開支2.3億美元,《華盛頓郵報》也要9千萬美元,因此許多報刊為了節約成本,除了減少印刷量,便是裁減采編人員。美國報紙雇傭的記者人數從1989年的5.9萬人減少到2012年的3.6萬人。
曾幾何時,美國報紙是媒體大伽雲集之處,大牌記者錦衣玉食,無所憂慮。在報紙黃金期,《洛杉磯時報》記者出差搭乘飛機,很少坐經濟艙,而今即便是主流媒體的記者,面對報紙的裁員潮,也經常為保住飯碗而擔憂。美國招聘網站Careercast根據體力要求、工作環境、收入水平、工作壓力、雇傭前景等因素,對200多種職業進行評級,2012年十大最差職業中就包括報紙記者,美國主流報紙新入行記者的年薪也就是3萬多美元。互聯網時代,“公民記者”增加,職業門檻降低,也壓低了記者的專業性和經濟待遇。
紙媒面臨生存危機
近7年來美國有10家以上有影響的地區性報紙因為財政上難以為繼而關門,報紙被其它產業兼並收購的事情經常發生。比如擁有136年歷史的《華盛頓郵報》去年10月被網購公司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將以2.5億美元現金收購;擁有《洛杉磯時報》及《芝加哥論壇報》等知名報紙的美國第二大報業集團“論壇公司”2008年底正式申請破產保護。為了節約印刷和發行成本,紙媒紛紛玩起變身術。有80年歷史的名聞全球的《新聞周刊》,幾易其主,差點關門,2013年起只出網絡版,今年5月恢復印刷版,但10年前的400萬份發行量已是昨日黃花,這家美國三大新聞時事周刊之一風光不再。以國際新聞報道見長的“百年老店”《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970年代時發行量曾有22萬份,急跌至2008年的5萬多份,在其百歲剛過時,停止日報印刷,改為網絡出版。即便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紐約時報》,也在略有盈利的邊緣掙扎,一度打算停止紙面印刷,但因為反響太大而繼續維持。
曾幾何時,報紙在美國呼風喚雨,引導輿論,《華盛頓郵報》揭露“水門事件”的獨家報道能讓總統下台,而今天美國報紙的總編們不得不為了維持報紙發行量,想方設法吸引讀者的眼球,不知不覺間降低了報格。更有人批評美國媒體逐漸蛻變為政府的“應聲蟲”,從監督政府、凝聚民意的“無冕之王”變成了為黨派對立、民意分裂推波助瀾的“墻頭草”。讀者閱讀方式和媒體運作的網絡化,使得新聞報道更加追逐時效,在深度上打折扣,原創減少,轉載增加,深度報道淹沒於碎片化的海量訊息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