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培國”走紅了。隔一段時日,總有這樣的游客一舉成名。比如在故宮銅缸上刻字的“梁齊齊”,在埃及盧克索神廟浮雕上刻字的丁錦昊……
路培國“成名”於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前出師表》石刻上,落款時間為2015年4月30日。盡管相關部門對石刻做了技術性修複,但這個名字如同石刻留下的斑駁一樣,已經在人們記憶中留下了醜陋的陰影。根據成都當地文化名人李伯清的舉報,三年前,路培國這個名字就曾被刻在楊升庵的《臨江仙》上。一個常人的出游,非要弄出乾隆皇帝的架勢,真是讓人“醉了”。
某些“刻字鹹豬手”留名不倦,看起來濫觴於傳統文化,實際上是文明與法治的敗筆。這一點,從中國游客留名不止、社會輿論罵聲不斷的循環往複中可以得出結論,也可從前兩天網上流傳的所謂“旅游新規”遭譏諷窺見一斑。
規範真假暫且不論,其中一些內容本是文明出游最基本的要求,但還是收獲了一片吐槽,衆網友紛紛在網上做出“挖鼻屎”的表情以示不屑,令人開了眼界。而事實上,如同幾年前“某某某到此一游”不被人們所在意一樣,一些人對於自身文明素養的“劣跡”,在認知程度上是缺乏嚴苛性與前瞻性的。這也是中國游客在國內外口碑中“都不咋的”的重要原因。
這點,在法治設計上同樣如此。在兩年前出台的我國首部旅游法中,諸如劣跡斑斑、臭名昭著的“到此一游”現象,并沒有在這部旅游法中有所體現,人們事後最多只能在應當遵守的“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中,大抵找到相應表述。
一部《文物保護法》,并不可能斬斷“到此一游”的“鹹豬手”。中國游客在世界各地景點亮瞎世人的青名,必須由法治之手去斬斷。否則,就會將一個法治的命題,無端地停留在文明道德和素質的一池渾水裡攪和,最終是,“到此一游”的人名出位了,國人的顔面卻掃了一地。
在《前出師表》石刻上留名的“路培國”,當然應該受到法治的懲戒。但我們回過頭來看,路培國是誰,如同梁齊齊是誰、丁錦昊是誰一樣,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中國游客陋習積身的代表,是法治照不見的“到此一游”中的一個。這個具體的人,法治不能放過,但應該受到社會指責的,是這個生生不息的群體。
路培國們是一面鏡子,一面照著游客的素養,一面照著法治的影子。兩面都不到位,路培國們的名字,隨時都會出位。(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劉雪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