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數據時代,人們就注定沒有隱私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15 22:12:51


南都記者買到的同事聯通手機定位信息,數字為經緯度坐標。
  你所有的隱私資訊,包括開房記錄、名下資產、乘坐航班,甚至網吧上網記錄資訊,只要有人付錢,就可以輕易被查到。這是否讓你不寒而栗?還有,四大銀行存款記錄,手機實時定位,手機通話記錄,他們也都能查到,而且聲稱7天24小時不間斷服務。近日,南都記者在網上只花費700元就買到了同事的上述資訊,更可怕的是,竟然有第三方軟體為這樣的服務提供擔保,整個交易已躍升到了平台化的地步。

大數據時代,人們就注定沒有隱私嗎?

  一段時間以來,從山東准大學生徐玉玉被騙引起猝死,到清華大學一教授被騙1760萬元,公衆個人資訊洩露屢屢成為輿論焦點,由此引發了普遍的社會焦慮。誰能想到,個人資訊洩露已經到了如此境地,在大數據時代,人們就注定沒有隱私嗎?就注定要蒙受隱私洩露的沉重代價嗎?

  現代社會就是一個數據化的社會。每一個公私機構,每一次交互行為,都在產生數據、收集數據、存儲數據。然而,與這種天量的數據儲備不相匹配的是,我們遠未找到一套成熟的機制或方法,來對之進行有效的約束與管理。在此語境下,似乎所有人都是裸奔者。

  從此次報道中不難發現,每個人的各種資訊都在這種平台中成為交易商品,一些網路平台通過某些方式收集資訊,然後在以販賣個人資訊的方式獲得暴利,但由於被洩資訊沒有在網上進行公開發布,在不引起經濟或者刑事犯罪的情況下,也沒有辦法采取法律措施,這種錯位凸顯出了某些制度空隙,客觀上也助長了網路犯罪亂象叢生的傾向。

犯罪分子囂張,一定與維權成本過高有關

  現在還不能確定,此種如影隨形且成規模的個人資訊洩露,到底是怎樣而發生?它又是在哪個環節開始淪陷?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如此現狀,只能反證現實中對個人資訊的保護舉措仍然顯得孱弱,乃至是虛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