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海昏侯劉賀:正人君子還是昏庸廢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04 13:41:43


 
  經過種種考證,辛德勇認為,“海昏”指示的並非品行,而是地理,海昏侯的封地位於西漢時鄱陽湖的西南方向——昏為黃昏,太陽位於西邊,而以冬至日為准,則為西南方。

  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中,最直觀的印象是財富和竹簡。很多人會對大量黃金製品以及巨額錢幣等財富產生疑問:這些財富從哪裡聚斂來?西漢的海昏侯國是不是像墓葬中的財富所顯示的那樣富庶?

  針對這個問題,辛德勇從劉賀的經歷來展開分析。劉賀曾生活在三個地區:昌邑國、首都長安以及海昏侯國所在的豫章地區。而其財富來源正是與這些地域當時的經濟發展與交通狀況相關。辛德勇認為,水陸交通樞紐昌邑國物產富饒,是斂財的好地方。

  海昏侯墓還出土了許多“孔子屏風”(矩形銅鏡鏡背)和上千枚儒家經典竹簡(其中有些內容還有待進一步認證),以及樂器、周代青銅器等。於是,有人據此認為,劉賀是循規蹈矩的正人君子,並且情趣高雅,愛好音樂、喜歡收藏,具有很深的儒家文化修養;並以此推翻《漢書》等典籍中有關劉賀“清狂不惠”“動作亡節”的記載,認為盡屬霍光之輩肆意玷污。

  對此,辛德勇認為:如此簡單地闡釋出土遺物,恐怕嚴重脫離實際。例如,關於出土的儒家竹簡,在《海昏侯劉賀》一書第六章中談到:儒家經典,在當時的皇家子弟教育中,早已成為一項基本的內容——昌邑王劉賀的老師王式,就明確講過他“以《詩》三百五篇朝夕授王”的情況。“這些尋常的隨葬竹簡,只能對歷史文獻的記載起到印證的作用,並沒有提供什麼傳世文獻之外全新的信息。”

  辛德勇說,考古發現可以豐富和印證歷史文獻的記載;歷史學的研究則可以更加深入探討文物背後的故事——所謂“二重證據”。“就中國的實際情況而言,若是就重要的政治史進程、重大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重要人物的歷史活動和屬性等問題而言,考古新發現,大多會起到補充細節的作用,而通常很難對歷史文獻的記載做出根本性改變。”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