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互聯網影業首份答卷沒及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6 10:51:59


 
  《盜墓筆記》票房雖破10億元,但樂視影業並非最大贏家,拿到的票房分成並不多;《爵跡》是去年樂視影業最被看好的項目,然而最後3.8億元票房,卻只有虧本的份兒;《長城》票房目前已達11億元,但樂視不是主要出品方,投資只占十分之一左右,獲得的盈利也不可觀。除了票房,樂視影業更大的隱患在於口碑。以上三部電影口碑均比較一般,《爵跡》更是被無數觀眾罵得狗血噴頭。

  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影業,首部主投電影《擺渡人》的結局,也只能用慘敗形容。該片導演張嘉佳曾透露,影片票房過10億元才能保本,但在負面口碑的發酵下,該片票房僅為4.7億元,遠達不到目標。而且,阿里影業自2014年成立以來,截至2016年上半年,已持續6個季度虧損,2016年上半年預計虧損幅度較上年同期擴大近300%。從目前來看,阿里影業距離盈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至於一向低調的騰訊影業,首部主投影片《少年》,市場表現也低調到許多觀眾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樣一部電影。

  內容為王

  拍電影用不上“互聯網思維”

  2012年後,中國電影市場一片紅火,與此同時,互聯網公司成為中國經濟的“新貴”。在各個行業布局,希望以互聯網思維顛覆各個行業的互聯網公司,自然也不會放過電影業。然而,互聯網和電影始終是兩個獨立的行業,對於如何做好電影,大部分互聯網人都不熟悉。電影產業專家蔣勇毫不客氣地說,互聯網公司拍電影,跟煤老板、礦老板投資電影“區別不大”,“都是外行”。“互聯網公司除了在營銷層面有平台、用戶上的優勢,在內容上完全沒資源。”

  當良莠不齊的各路土豪紛紛躋身內容產業之時,作為內容提供商的傳統影視公司無疑具有強大的博弈優勢:面對一堆剛剛入道的新手,只要能繼續創作出優質的影視產品,便能盡顯其“鶴立雞群”的風範,完全不必顧及什麼“互聯網思維”。新影聯影業前總經理周鐵東認為,電影的目的就是給消費者看,可以說影視製作與互聯網一點關係都沒有。“觀眾要的是內容,至於這個內容用什麼平台和渠道去傳播,他們並不在乎。影視公司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為觀眾提供賞心悅目的故事。從傳播的角度而言,互聯網僅僅是故事的一種傳播方式而已。沒有內容,整個互聯網就只是一坨坨毫無生命力的服務器而已。”

  互聯網人才跨界電影業後的水土不服和缺乏經驗,則直接導致了單個電影項目的失敗。“一部片子賣還是不賣,還是跟該公司的‘打法’、理念、團隊水平有關。”中青新影總經理瞿曉坦言,他實在不能理解阿里影業和騰訊影業選擇《擺渡人》和《少年》作為首秀的做法,“《擺渡人》劇本改了一百多遍,這肯定就有問題。《少年》導演楊樹鵬的前兩部片子都是賠的,再投他就有點莫名其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