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搬動房子,是舊時代鄉鎮地區的風俗,難得一見。 |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在久遠的年代,搬家是一種動員百人的勞力活,你會看見數以百計的村民合力抬動一間房子,一步一步的移動,從一處到另一處。這種人力搬屋的文化,卻是人類發展的一種智慧體現,它充份發揮睦鄰精神,展現團結就是力量!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不過對現代人而言,這種“搬家”模式大家只聽說,或者在舊照片和影片中見過,不曾目睹和經歷。
日前,作為馬來西亞吉蘭丹土生華裔文物館的百年老房,就進行了搬動,重現人力搬運房子的傳統風俗。
儘管僅僅移動6公尺的位置,但卻耗費了1天半的時間才完成。
這間百年老房坐落在丹那美拉市花園住宅區的萬阿末路,面積是208平方公尺。
老房全採用“真艾木”(Chengal)興建,結構扎實,建築風格保留得完整,富有土生華人的文化和傳統建築面貌。
林永隆:出動挖泥車助力
為文物館項目穿針引線的工藝大學教授林永隆說,百年高腳屋共有24個柱子,還沒計算小支的柱子,每一支大支的柱子必須要有4個人一起搬動,至少需要整百人協助。
“原本預算一次過百人一起移動房子,但是人數分成兩批,在遷移時會比較吃力,因此出動挖泥車助力。”他說,搬屋子的文化很有趣,這種文化以前有,只是現今生活難以看見。其實這樣的文化是非常好的,可以緊密社區聯繫,凝聚甘榜人的力量和心,這種精神值得傳承。
建築結構較複雜
另外,他指出,葉英明老先生的舊居,是非常特殊及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這種建築在20年代的馬來亞非常流行,只有有錢人才有能力建築,因為它的結構比較複雜,看起來很現代感。因此,這間房子也彰顯了葉老當時的社會地位。
他說,當時,這種款式的房子作為華人傳統房子是相常少見的,因為必須聘請有名的馬來工匠來興建。“它是從傳統進化成現代的一種過渡期建築風格的房子。由於家具文化的引入,因為要擺放家具,所這種房子比早期的傳統房子的屋身比例更高。”
他還說,這種轉型中的建築風格的房子,是非常少有的,而且全馬乃至全世界,只有吉蘭丹州有。因此,應該受到保護和珍惜。吉蘭丹土生華人其實是選擇性的融入了一種馬來人的生活方式,比如你去到他們的家裡,通常只看得見一種家具,就是神桌,而高腳屋的地板就是他們日常生活及活動的平台。他們的生活就是坐在地板上,睡在地板上,吃飯也在地板上,幾乎做什麼都在地板上。
這種文化在建築結構上體顯,所以說,建築是一面文化的鏡子,這種房子是一種文化交融的遺產!“吉蘭丹其實有許多建築風格特別的高腳老房子,大家不要覺得這種房子的老舊而感到丟臉,實際上,它就是一塊寶。”林永隆表示。
林慶豐:保存祖輩回憶
吉蘭丹土生華裔協會主席林慶豐指出,該會成立於1989年,全丹目前有3000多名會員,加入的會員,父親及孩子都必須在吉蘭丹出生,而該會致力於打造文物館,旨在保存祖輩的回憶。
他說,古時候傳統屋子,若要進行搬遷是要用人力扛走一棟房子。這種群體的勞動,是要相互扶持與配合才能辦成,這也是土生華裔的精神所在。
“對城市人來說,這個舉動簡直是匪夷所思。其實,這是舊時代鄉鎮地區的風俗,是難得一見的,也是我們第一次參與的。”
“以前我也只是老聽人家說過,這是我第一次親自參與遷移工程,很有成就感。”
黃國華:第一次接觸人力搬屋
促成這次人力“搬屋”計劃者,除了有一班來自各地的吉蘭丹土生華裔協會會員獻力,其幕後功臣更少不了策劃及探索這次搬運技術的退休建築工,即現年67歲的黃國華。
黃國華本身從末接觸過這種人力搬家或移動房子的工作,他也是經過一番摸索和構思,才決定在屋子下方的柱子四周架上木條,再使用圓形鐵管的滾動原理,對房子進行人力移動。
黃國華利用了5天的時間,和數位馬來工匠完成有關架設,總執行工匠是61歲的仄依布拉欣。“我也是第一次接觸,以前從來也沒有學習過這些技術,即然要移動,唯有想辦法咯。”
葉興再:高腳屋經歷2次“遷移”
說到這間擁有百年歷史的傳統高腳屋,不得不提起葉氏家族的大家長,已故葉英明老先生。他是吉蘭丹土生華裔文物館主席葉興再的祖父。
這間百年老屋是1920年建成,是葉英明的舊居。之後由葉興再的父親,已故葉文央老先生繼承。
葉興再是3年前知悉丹土生華裔協會正在尋找地方興建文物館,於是與父親葉文央商量,得到父親的同意,捐獻這座高腳屋給丹土生華裔協會,作為永久文物館。
這間高腳屋經歷了2次“遷移”,第一次是從逾300公尺外搬動至現址,而這一次,只進行了6公尺的挪位。“房子第一次遷移是在80年代,當時也是號召村民一起抬動高腳屋,大概移動了300多公尺,當時借用人力方式完成。”
葉興再受詢時說,這間房子在經過第一次搬遷後,就不曾移動,由於要發展成為文物館,所以進行了詳細的土地測量。未料測量後發現,老房子離地界很近,屋頂則越過了隔鄰的土地範圍,為了長遠打算,因此展開了這一次的短距移位。
該協會分別於2個周末,先後花了一天半的時間,號召了百名村民,齊心合力地把文物館建築進行移位。
黃崇銳:受泰國民間文化影響
這次百年老房的搬動過程,也獲得吉蘭丹華人文化及歷史協會會長黃崇銳到場了解情況。
黃崇銳認為,土生華人的這種傳統搬家文化,或多或少是受到泰國民間文化的一種影響。因為丹土生華人受泰國人的影響,比馬來人多,而第一代華人到來丹州,娶的多數是泰國女子,又或者入贅。
不過,這種文化實際源自哪裡,他則表示無從考究。黃崇銳也是生平第一次目睹傳統華裔房子進行人力搬遷,這是值得記錄和見證的。
葉亞紀(28歲):人生難得一次經歷
“很榮幸能夠參與這歷史性的的一刻,我想,這可能是我這一生人難得一次的經歷了。這項活動很有意義,能夠參與其中,我有一股莫名的成就感。”
李勇璁(23歲):更了解土生華裔文化
“我也是第一次參與人力搬屋活動,真的還蠻吃力的。不過,我很高興自己有幸參與這種傳統活動,以對土生華裔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