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蘇聯繼承者的俄羅斯,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認識到美軍的空天進攻力量對俄羅斯的空天安全將構成嚴重威脅。因此,盡快在S-400基礎上發展具有空天防禦功能的新型武器系統,成為俄羅斯落實“非核遏制”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2005年,S-500發展計劃應運而生。
由於假想敵進攻武器性能持續改進、類型不斷增加,S-500的設計指標和研發思路也不斷調整,甚至多次因經費短缺,導致試驗計劃一再“跳票”,甚至一度險些“下馬”。
在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與宙斯對抗,被綁縛在高加索山,終日忍受惡鷹啄食。當2012年俄羅斯媒體開始以“普羅米修斯”代稱S-500時,似乎也暗喻了其多舛的命運和光輝的結局。
世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憋著一股勁的俄羅斯在研發歷程中,恰如普羅米修斯一般歷盡劫波、信念未改。
堅持終得回報。從2014年夏季成功進行新型攔截導彈試驗起,S-500的研發進程似乎開始“峰回路轉”。今年2月,俄國防部副部長鮑索夫宣布,S-500將於2020年完成試驗並裝備部隊。俄軍方稱,屆時將裝備若干個S-500防空導彈營,俄空天軍的S-500操作人員已經開始在朱可夫空天防禦學院進行接裝培訓。
從武器研發列裝的通常規律看,S-500與作戰指標相關的各項核心技術很可能已經取得決定性進展,研發整體進度已進入高可控階段,正式“亮相”指日可待。
設計理念:
技不壓身,“大招”頻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