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伯恩斯,到了“耳順”之年,在國會參眾兩院充溢反華聲音的情勢下,他應該發出真實理智的“逆耳”之言,中和一下參議院的反華氛圍。作為提名的美國新任駐華大使,伯恩斯有責任客觀評價中美關係,強調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和建設性,給中美關係注入正能量,而不是鼓吹反華刻意擴大美國對華敵意。不排除,伯恩斯這麼做是為了讓參議院更順暢地通過他的提名。但是,這不僅暴露了他的投機取巧的機會主義政客本色,也有損其職業外交家的聲譽。
政治正確叠加個人私利,美國已無政治家和外交家,只有反華政客。伯恩斯用自己賣力的反華表演,讓人看到了一位令人尊重的職業外交家的消失,也看到了一位反華瘋狂和政治作秀的投機政客的誕生。這樣的人來到中國,他再強調中美關係的重要性、中美關係正常發展云云,還有誰會相信?
應積極推動兩國關係發展
伯恩斯的反華怪論,不僅搞砸了自己的職業外交家聲譽,也給中美關係帶來了大麻煩。
拜登政府在駐華大使選擇上是謹慎的,否則不會選擇伯恩斯這位資深外交家。經過特朗普時代魯莽鷹牌外交的挫折,美國外交遭遇整體性塌方,不僅中美關係惡化,美國和西方世界的外交關係也出了大問題。拜登入主白宮後,宣布“美國回來”,陸續重新加入特朗普退出的各種“圈”。拜登既是為了結盟反華的需要,也是基於修復和盟友的外交關係。
無論是國務院外交團隊還是駐外大使—尤其是重要國家的大使,拜登政府都在盡量回歸傳統和理性。雖然中美關係依然糟糕,拜登政府不僅繼續延續特朗普時期的對華貿易戰和科技戰路線,而且在外交和地緣政治層面,加大布局對華施壓力度和包圍圈。但是,經過中美外交幾輪的“火並”,拜登政府也不得不接受現實。拜登政府公開承認,雖然美國對華展開極端競爭,但美國無意和中國展開“新冷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