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伯勛的感染下,學生們和他一起積極走出課堂、走進澳門,透過歷史建築、街道景觀、人群觀察、街談巷議等林林種種的生活環境線索,找尋在澳門可以成為設計題材的選題。
“我對學生們的要求就兩句話:第一,以澳門作為設計對象;第二,思考如何在設計中結合澳門特點。”
在王伯勛老師的啟發下,學生們一個個被訓練成“澳門通”,他們設計的作品扎根於這座歷史城區的靈感,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綻放異彩。
這是王伯勛學生們創作的作品——粵澳民俗風情、澳門城市色彩、大三巴商圈形象......
在學生們一幅幅精心的創作中,王伯勛看到澳門未來的可能性。
澳門是連通台灣與內地的橋樑
回首一路走來,王伯勛坦言,當初從台灣來到澳門,只是抱著“試水”的心態。
那個時候的他,選擇來澳門的最大好處就是可進可退,若能在澳門有所發展就將事業版圖拓展到內地,萬一不行,可以馬上退回台灣。
在王伯勛眼里,澳門恰似一座安全島,他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在這裡沉澱、嘗試、提升。
澳門城市大學的生源近70%來自內地,在日常教學中,王伯勛有大量的機會和時間與內地學生們交流,他們的言行,無意中打開了王伯勛認識內地的窗口。 |